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毕沅"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毕沅泷家世生平考
收藏 引用
《历史档案》2011年 第3期24卷 51-59页
作者:陈雅飞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毕沅(1730—1797年)、泷(1733—1797年)是清乾隆时期江苏太仓地区负有盛名的人物。毕沅历官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宏扬经史兼好艺术;泷长年居于太仓、苏州一带,搜罗书画金石。昆仲两人都精于赏鉴,喜好购藏宋元明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沅书画鉴藏刍议(上)——收藏篇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1年 第3期 220-233页
作者:陈雅飞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椒堂京兆重珍惜,清节虚心传世德。人家贵有好儿孙,荣落盛衰纷顷刻。君不见王太常烟云,尽落他人手。又不见蒋南沙花鸟,今为谁氏有。何况灵岩山馆在目前,豪华迁变经几年。闻道林泉与碑版,其孙只卖数万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沅书画鉴藏刍议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18年 第4期 66-71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赤壁吹箫夜月明,九嶷如黛吊湘灵。使君大有离骚意,梦忆黄州楚颂亭。清容真鉴定何如,怀古风流世已虚。留得苏家残墨在,祗今人说尚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沅诗歌艺术特色探微
收藏 引用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4期 21-22页
作者:杨玲玲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 
毕沅在乾嘉时期以校勘、编纂古籍而著名,尤以史学显名,但是毕沅的诗歌在清代诗坛也占有一席之位。本文主要探讨毕沅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一、题材多样、形式灵活。二、寓情于景、恢弘雄放。三、语淡情深、悲凉苍劲。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沅书画鉴藏刍议(下)——鉴赏篇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1年 第4期 224-237页
作者:陈雅飞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赤壁吹箫夜月明,九嶷如黛吊湘灵。使君大有离骚意,梦忆黄州楚颂亭。清容真鉴定何如,怀古风流世已虚。留得苏家残墨在,祗今人说鉴古,在官署和私宅都积蓄了大量金石书画,本文分咏古、鉴古和临古略论毕沅与同道的鉴赏活动,举例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沅:学者督抚的双面人生
收藏 引用
《档案》2017年 第7期 45-50页
作者:安杰灵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灵台744400 
毕沅一生执着宦场腾挪升迁,终成一代封疆大吏。宦海浮沉之余,又能致力于经史百家之学,做到了宦业学问两不误,成就了一位学者鸿儒。只是,在为政和学术上颇有建树的同时,他却在廉洁操守等方面有着极不光彩的另一面,在历史上演绎了一个十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乾隆年间的毕沅幕府及其书法活动
收藏 引用
《书法赏评》2010年 第1期 36-40页
作者:陈雅飞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清代游幕风气盛行,学者型官僚为离乡背井、高度流动的书家幕客提供艺术赞助,从而推动了金石风气在中原的形成,其中毕沅(1730—1797)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文以乾隆年间的毕沅幕府为例,探讨幕中书家在雅集交流、访碑著述等方面的成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阮元书法金石交游考(下)——阮元与钱大昕、毕沅、黄易之金石交谊考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3年 第9期 266-275页
作者:金丹南京艺术学院 
在阮元一生的交游中,得于前辈的教益尤多,而在金石学研究中,阮兀也结识了很多金石学研究的前辈和朋友,如钱大昕、王昶、翁方纲、毕沅、孙星衍、黄易等等,他们均与阮元有金石之交,其学术情谊,肫然相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场·幕府·经训堂——毕沅与王文治的翰墨缘(下)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15年 第10期 76-83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四、苏州刻帖(1790年秋冬)经训堂成书万卷,灵岩馆辟树千章毕沅在湖广总督任上名望臻至顶峰,袁枚在给毕沅的六十寿诗中,以“三湘开府树旌旗,四海倾心望衮衣……曾经三省任封疆,水化恩波树化桑”等句极力恭贺。毕沅晚年着手将过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场·幕府·经训堂——毕沅与王文治的翰墨缘(上)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15年 第9期 70-77页
作者:陈雅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18世纪,清世宗励精图治,高宗继位后国运承平,朝野才俊迭出,其时有两位江南名士以鉴古名噪一时。毕沅(1730-1797,【图1】),字纕蘅(湘蘅)、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雍正八年(1730)四月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州镇洋县。王文治(1730-1802,【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