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志诗学"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6期 49-54页
作者: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民族志诗学是 2 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美国民俗学、人类学界兴起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在承认世界范围内的每一特定文化都有各自独特的诗歌 ,这些诗歌都有其独自的结构和美学特点的前提下 ,发展出了一整套关于在书写文化中进行口头艺术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志诗学与阐释学文论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7期38卷 156-161页
作者:吴震东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民族志文本作为田野经历的呈现载体,在反思时代遭遇了"表述的危机",继而开辟了"写文化"的诗学路径。民族志"诗学"形态的形成与人类学研究的"阐释学"转向密切相关。阐释学理论对民族志研究的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音、表演与民俗的“再发现”:新媒体网络传播情境下的中国当代民族志诗学发展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5期 147-161页
作者:邱婧 李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在网络传播情境下,当代民族志诗学涵盖了少数民族作家生产并以诗歌、歌谣、民歌等形式介入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少数民族文学文艺作品,其发展和传播特性可以归纳为声音、表演与民俗的“再发现”。民族志诗学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向多空间和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德清诗歌语言的民族志诗学语汇特征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 第2期 33-36页
作者:麦吉作体西昌学院 
20世纪后期以来,“民族志诗学”理论进入中国,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杨利慧等学者进一步引介了“民族志诗学”。在具体的理论运用和个案研究中,国内学术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民族志诗学的概念及对其的理解,因诸多角度的原因,有着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志诗学符号在苗族婚嫁歌英译本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 第7期 111-113页
作者:唐永凤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重要的民俗学理论之一,该理论致力于消除书写传统对口头传统的偏见、探究口头文学的翻译和书面转写。在转写过程中,为了再现口头艺术的表演性,民族志诗学家丹尼斯·特德洛克(Den...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音与形式再现中的他文化呈现——民族志诗学与翻译研究
收藏 引用
《外国语文》2012年 第1期28卷 100-105页
作者:段峰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民族志诗学强调在书面转写和翻译中,声音和形式再现是表现北美土著印第安部落口头文本中独特、本质的艺术魅力和传达他文化丰富文化含义的重要形式。民族志的跨文化意识和民族志考察方法是实现这种文化翻译的重要前提。据此,我国少数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音与形式重现中的民歌前景化特质呈现——民族志诗学与《巴山幺妹哭嫁歌》1英译研究
收藏 引用
《职大学报》2016年 第1期 40-43,108页
作者:向程 范园 王珺 伏燕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市合川401520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省彭山市612700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巴中市636000 
民族志诗学理论强调将经颂、讲述、歌唱的声音再现予挽歌、赞美诗、公开演说以及叙事等口头表达形式的表达文化,这为口头文学文本的转写和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巴山幺妹哭嫁歌》的英译以此为理论基础,并根据相应的英语诗艺术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音与形式重现中的民歌前景化特质呈现——民族志诗学与《巴山幺妹哭嫁歌》英译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1期16卷 116-120页
作者:向程 范园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重庆合川401520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彭山612700 
民族志诗学理论强调将经颂、讲述、歌唱的声音再现予挽歌、赞美诗、公开演说以及叙事等口头表达形式的表达文化,这为口头文学文本的转写和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巴山幺妹哭嫁歌》的英译以此为理论基础,并根据相应的英语诗艺术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少数民族活态史诗翻译的三重维度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年 第2期40卷 132-138页
作者:王治国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天津300387 
活态史诗翻译既关涉语言转换和文本迻译,又要再现史诗表演的文化语境,核心是在译入语书面文化中如何再现和表达史诗口语文化的意义与语境。对活态史诗译介的三个维度,包括史诗的语言维度即史诗语言的诗性特点、文化维度即文化表征功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纪录片”的历史演进、“国家传统”与美学创新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 第3期31卷 130-138页
作者:森茂芳云南师范大学 
"民族纪录片"以其数量众多、社会意义重大、文化内涵深刻、人文风致醇美、艺术样式丰富、民族特色鲜亮成为当代中国最为重要而独特的影视片种。中国民族纪录片的繁盛,起因于其遇到了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20世纪80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