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村落"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少数民族村落景观记忆更新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建材技术与应用》2022年 第3期 24-29页
作者:龚璐璐 肖瑜 王亚丽 丁铮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福州350002 
以集体记忆概念为理论框架,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并以白裤瑶族为例,将瑶山古寨景观记忆归纳为生产生活型、观赏娱乐型、文化习俗型和宗教祭祀型,进而提取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保护和延续民族村落景观记忆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居住走向景观——“美丽乡村”图景中民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3期38卷 55-59页
作者:熊清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对"美丽乡村"图景中民族村落的人居环境进行美学视角的探论,根据景观的"如画性",民族村落环境的"审美参与"和"民族生境"的自然、社会、文化维度等设计特点,将其归结为三种审美模式。其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西高原民族村落景观安全格局——以四川马尔康市松岗片区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城市林业》2022年 第1期20卷 68-72页
作者:蒋凯峰 翟辉 张超君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昆明650500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500 
在城市化对民族村落生态和文化不断侵蚀破坏的大背景下,文章以四川省马尔康市松岗片区为研究对象,使用GIS和空间叠加等方法,按照用地适宜性、建筑风貌、现状交通、公共空间、信仰空间5个类别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拼贴和补辍的方式形成山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北少数民族村落建筑空间的研究视角
收藏 引用
《三峡论坛》2017年 第3期 95-99页
作者:康霁宇 张睿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三峡大学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 
少数民族村落是长期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少数民族"聚族而居"演变而来的生活场所,村内的建筑空间反映着少数民族村落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审美特征。环境设计学人以往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村落建筑的功能、形式、审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为例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9年 第S2期35卷 153-158页
作者:刘东亮 王园园 许大明 王艳秋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随着我国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村落的振兴要综合村落历史文化特色和物质空间环境两方面进行保护.文章选取黑龙江省三家子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深入访谈,总结出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振兴视角下桂北传统民族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龙脊平安壮寨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 第1期 206-207页
作者:章佳回 徐昊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西南宁530100 
振兴乡村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之一,龙脊梯田在2018年荣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知名度越来越高。通过发展当地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利用龙脊古壮寨自身的民族风貌,将民宿的概念融入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思政元素在民族村落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2021年 第8期39卷 I0044-I0044页
作者:卓敏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德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物质世界的富裕,到精神生活的满足,这是我国民族村落时代发展的标志。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美丽乡村等战略提出,美丽一词的内涵得以拓展与延伸,逐渐由传统的视觉之美朝着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等蔓延,如何在满足实用性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村落异地重建中的融合与创新--以鄂温克猎民新村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0年 第11期 129-131页
作者:梁君兰 赵浩男 赵中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民俗的融合与创新是解决民族村落异地重建和民族村落文化传承两者矛盾的关键因素。文章以民族民俗为切入点,对村落异地重建的建设策略及途径做了相关探讨,并从融合与创新角度对重建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发展进行论述,最后结合从原始狩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学视域下民族村落乡村意象的设计研究——以黑龙江省江西村为例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2023年 第9期 131-134页
作者:赵立石 宋娟 刘硕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牡丹江157011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牡丹江157011 
文章以乡村意象为切入点,通过对乡村意象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挖掘乡村建设中需要重点塑造的内容,立足于黑龙江省江西村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特色文化,从设计学角度对乡土景观意象、民族文化意象、农业社会意象三个方面提出构建乡村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海易地搬迁民族村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土族》2020年 第2期 65-66页
作者:雷有梅 费胜章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 青海大学 
青海"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涉及全省两市六州38个县(市、区)、266个乡(镇)、1249个村、48481户、1799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65.40%、人口66.07%,同步搬迁户占34.60%、人口33.93%。易地搬迁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多数,涵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