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诗歌"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现代意识探析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 第5期 138-144页
作者:涂鸿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20世纪 80年代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纳 ,是一次比中国汉语诗歌创作在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的现代化意义更为深远的交融。当时中国西南地区不少少数民族青年诗人与全国其他地域的少数民族诗人一样 ,正是在这种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代北方民族诗歌创作论略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 第2期16卷 43-48页
作者:周惠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 
我国的北方民族主要生活在长白山以西,天山以东,阿尔泰山和蒙古高原以南,燕山、阴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广阔的草原、山林、大漠、丘陵地区。相近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游牧狩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思想意识中的勇敢尚武、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形式的解构与重构中自觉选择——中国当代民族诗歌写作语体的嬗变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0年 第6期 63-66页
作者:涂鸿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开放,西方异域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也对相对较为封闭并有着自己独立存在状态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少数民族诗人,他们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灵与生命的礼拜--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从原型到母题的言说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2年 第4期 91-95页
作者:马文美 涂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中的原型意象,是诗人创作的重要载体与集体无意识的呈现,是人类深层欲望最本真的流露。我们在整体上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的原型与其母题进行研究与把握,寻找一种情感历程与艺术表现,在觉醒了的现代意识的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西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增苴”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3期15卷 79-82页
作者:李德祥 
纳西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增苴”李德祥纳西族诗歌正象其他兄弟民族诗歌一样,具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这种美,纳西人民把她称为“增直”(音)。纳西族民间有这么一句话“高明的歌手出口成章,增直信手拈来”,“增直”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苗族诗歌汉译研究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 第3期16卷 142-153页
作者:王秀盈中国社科院民研所 
苗族诗歌是苗族文学宝库中的一宗瑰丽的精神财富。其数量之多,容量多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作者、读者之广泛,是苗族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比拟。如何将苗族这宗文学作品,翻译成为汉民族诗歌形式,让不懂得苗族语言的读者(包括不会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诗学的丰碑──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1996年 第5期23卷 70-74页
作者:张德厚吉林大学中文系 
本文作者认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科学、严谨、厚重,既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诗歌艺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美学思想的精华,同时还紧密结合着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具有高度的民族性、科学性、实践性和现代性。为此,作者从诗歌的审美术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泓清可沁诗脾——关于民歌的中西对照谈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8年 第3期 52-54页
作者:冯国晨 
众所周知,无论中国还是外国,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而最初的诗歌又都是民歌,如中国的《诗经》,印度的《吠陀》(特别是其中的《梨俱吠陀》),日本的《万叶集》,都是本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的作品多数或绝大多数是民歌。古埃及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晓雪的风格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 第2期14卷 87-88页
作者:谢冕 
来自苍山洱海的这位诗人,他为我们这个多民族诗歌大花园带来了属于他的民族诗歌特有的色泽和特有的芳香.他从五十年代开始歌唱,除了诗歌批评《生活的牧歌》之外,写于那时期的还有系列短篇叙事诗:《播歌女》、《蝴蝶泉》、《望夫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史诗理论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 第6期10卷 87-90页
作者:格日勒扎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一、史诗的产生与发展 史诗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属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阐述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上的宏观考察,认为史诗是人类从野蛮时代带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