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音乐语言"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歌剧事业如何走出低谷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1期 36-39页
作者:徐平山东大学艺术教研室 
中国歌剧事业如何走出低谷的几点思考徐平歌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于一身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种艺术。说其古老,是因为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类似于歌剧性质的众人伴唱,尽管那只是歌剧艺术的雏形;真正称得上较完美的音乐戏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高师音乐基本音感训练之构想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1999年 第2期 78-87页
作者:陈雅先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创作风格与时代意义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7年 第3期33卷 200-202页
作者:胡亮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文章欲对作曲家郝维亚创作的《第一笛子协奏曲》进行剖析,从结构思维、民族音乐语言的运用以及乐曲的启示意义三方面论述,着重发掘当代竹笛作品的创作特点,并对作品所代表的当代民族器乐创作发展方向做出判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河大合唱》艺术创新新探
收藏 引用
《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 第3期19卷 100-102页
作者:王登绒洛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河南洛阳471022 
《黄河大合唱》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点,从音乐共享这一基本立场出发,采取诗朗诵与音乐并重的艺术形式、多种歌唱形式的综合运用、借鉴西洋作曲法所创造出来的新的民族音乐语言的运用,使《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均有极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教学的几点体会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1年 第2期14卷 28-33页
作者:王小星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贵州贵阳550003 
本文重申必须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问题,并对如何学习、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在声音、风格的掌握和踏板的运用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施光南抒情歌曲DE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00年 第5期 14-15页
作者:杨志刚 
施光南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旋律天才,是我十分崇敬的一位作曲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人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他创作的散百首抒情歌曲,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深深地刻入了人民的心中,永远回响在祖国大地。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中国的新歌剧音乐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年 第9期 60-61页
作者:宋洋周口师范学院 
中国新歌剧始终注重使用自己的民族音乐语言,从中国民歌、说唱、传统戏曲等汲取营养和宝贵经验,从而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七年”电影歌曲的民族风格探索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 第4期 239-240页
作者:王晓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通过对"十七年"优秀的电影歌曲作品的观摩和研究,我们会发现对于这一时期民族风格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是从传统音乐语言、传统音乐思维以及传统民歌演唱以及西方音乐技巧的借鉴等方面进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锋未钝老犹争”──音乐评论家李凌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1994年 第3期 2-6,18页
作者:苏夏 
“文锋未钝老犹争”──音乐评论家李凌文/苏夏凌兄是我敬爱的长者也是可交心的老友,当我还是毛头小子时他已是革命音乐文化中的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了。我对他充满敬仰之情,从《新音乐月刊》中一次又一次地拜读他的音乐评论:《略论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命化为音符 精神永垂不朽——缅怀作曲家朱践耳先生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8年 第19期 138-139页
作者:冯绍华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作为一名异常勤奋的作曲家,朱践耳在许多重要的音乐创作领域都留下了成功的记录。主要的作品有交响曲十部及其它体裁的作品数十部,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典型民族音乐语言特征。本文是笔者在阅读朱践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