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气冷快堆"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气冷快堆温度反馈效应优化及芯方案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25年 第1期48卷 176-184页
作者:周梦飞 易璇 刘国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840 
气冷快堆芯安全设计是制约其研发进度的关键技术难点之一,而增强温度负反馈效应是提高芯固有安全性的有效手段。针对气冷快堆芯能谱较硬、反应性温度系数小、温度负反馈效应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温度负反馈的气冷快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冷快堆燃料组件设计及中子学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23年 第5期46卷 87-94页
作者:周梦飞 刘国明 霍小东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840 
气冷快堆兼具高温气冷的经济性和的可持续性等优点,在四代型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为了适应气冷快堆高温、高中子通量的芯环境,本文基于耐事故燃料模型,提出了一种块状气冷快堆燃料组件设计方案,并对该组件中铀钚混合燃料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冷快堆燃料组件均匀化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 第7期43卷 626-629页
作者:颜见秋 李富 周旭华 王登营 位金锋 郭炯 韩松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气冷快堆是第4代核能系统候选方案之一,具有高温多用途、能增殖等优点。本工作以一气冷快堆的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针对单组件模型和全芯模型,采用MCNP耦合ORIGEN的方法,计算了有关临界、燃耗过程的几个重要物理特性,比较了采用精细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10 MW气冷快堆物理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 第B12期47卷 592-595页
作者:秦长平 顾龙 李金阳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本文采用MCNPX与ORIGEN耦合的COUPLE2.0程序对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气冷快堆进行了物理方案的设计和研究。计算得到了该方案350d燃耗期间的keff、质子效率、加速器束流强度、1 500K温度下的多普勒系数、功率峰因子等参数,并研究了该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子平衡方法在优化气冷快堆温度反馈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现代应用物理》2020年 第4期11卷 51-55页
作者:杨雯 张策 贾晓茜 郑友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710049 
针对气冷快堆温度反应性系数较小、在瞬态事故中由温度变化造成的负反馈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增强气冷快堆负反馈效应的优化方法。使用西安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SARAX程序对芯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并使用中子平衡分析方法,将冷却剂密度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反应空泡反应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年 第9期57卷 1699-1705页
作者:刘旻昀 崔容益 赵星宇 韩文斌 黄善仿 黄彦平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13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13 
由于二氧化碳本身的慢化能力较弱,因此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反应通常具有较硬的能谱,在冷却剂丧失事故发生时容易出现由正反应性反馈引入的安全问题。本文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的能谱特点,提出了描述其中子循环过程的三因子公式,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兆瓦级空间反应辐射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1年 第12期42卷 1726-1732页
作者:何宇豪 孟涛 王宪礴 赵富龙 谭思超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9 
针对阴影屏蔽体的材料选取与仪器仓布局问题,本文以核动力航天器为对象,研究了屏蔽材料与结构材料的辐射特性,计算得到了屏蔽体阴影区域内的辐射场分布。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在屏蔽阴影区范围内对中子与光子进行输运计算,得到中子与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包覆燃料的气冷快堆芯核设计
收藏 引用
《现代应用物理》2021年 第1期12卷 66-71页
作者:周梦飞 刘国明 霍小东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840 
针对包覆颗粒弥散体核燃料用于气冷快堆时存在的燃料装载量低和能谱软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双层包覆颗粒、以ZrSi 2为基体材料的新型弥散体燃料模型,给出了棒状和块状的气冷快堆芯布置方案,并用蒙特卡罗程序模拟计算了芯中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