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氧化"
58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石油化工》1994年 第10期23卷 666-672页
作者:张述伟 余丰年 俞裕国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进行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的研究。文中给出所使用的动力学模型和反应器模型。在数学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扩产方案:当扩产30%时,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的体积可不增加,进料量增加30%,贫氧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波强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化工》2013年 第10期33卷 42-46页
作者:徐东彦 程飞 李美兰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重点介绍了微波与吸附材料、氧化剂、催化剂、光催化等协同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微波强化氧化降解有机废水反应器的设计与开发情况,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前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NiZrCe/Al_2O_3催化剂上H_2O_2作氧化剂直接使苯氧化胺化一步合成苯胺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03年 第11期61卷 1701-1703页
作者:陈彤 付真金 祝良芳 胡常伟 田安民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设计制备了Ni Zr Ce/Al2 O3 催化剂 ,研究了其上用H2 O2 直接将苯氧化胺化合成苯胺的活性 .发现在常压、5 0℃的温和条件下 ,该催化剂对苯、氨水与H2 O2 直接氧化胺化生成苯胺有较好活性 ,并且其对苯胺的选择性远远大于对苯酚的选择性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dFeO_3上CO氧化的Redox机理动力学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1995年 第4期15卷 466-471页
作者:张瑞芹 俞啟 全 金韵北京大学化学系 
GdFeO_3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用XRD测定GdFeO_3为钙钛矿结构,用CO还原脉冲及用O_2再氧化脉冲证实在GdFeO_3上CO氧化为Redox机理,用外循环流动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CO氧化稳态动力学.用正文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UV-Fenton氧化法降解有机氟废水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 第11期9卷 5487-5492页
作者:王淼 李立 闫小武 丁利群 孟昭福 李忠强 龚宁 刘艳萍 杨亚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7121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商洛7100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杨凌712100 
针对有机氟废水中有机氟化合物C-F键稳定性强、难于降解的特点,采用UV-Fenton氧化法对五氟丙烷(F245)产品样品废水进行氧化降解处理,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有机氟废水降解的有效方法。通过在波长185 nm紫外灯照射下,对温度、p H、催化剂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连续氧化反应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化工》2012年 第4期32卷 94-97页
作者:严生虎 沈卫 张跃 刘建武 沈介发常州大学化工设计研究院江苏常州213164 
研究了在"心型"结构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与过氧化氢反应连续合成苯乙酮的氧化工艺过程,考察了乙苯与催化剂醋酸钴的摩尔比、停留时间、溶剂量、反应温度等对单程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在典型的工艺条件下,n(醋酸钴)∶n(乙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Pt/Al_2O_3催化剂上甲醇深度氧化的稳态及非稳态动力学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 第2期9卷 149-155页
作者:俞启全 金韵 曹培利北京大学化学系 
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在Pt/Al_2O_3催化剂上甲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甲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服从L-H机理模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了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用脉冲法测定了甲醇、氧及CO_2的吸附热。用脉冲法研究了甲醇在催化剂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甲烷氧化偶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组份分子设计程序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 第1期35卷 133-136页
作者:廖代伟 黄遵楠 林银钟 龚文华 万惠霖 张鸿斌 蔡启瑞厦门大学化学系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 厦门 
甲烷氧化偶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组份分子设计程序廖代伟,黄遵楠,林银钟,龚文华,万惠霖,张鸿斌,蔡启瑞(化学系 物理化学研究所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提供了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催化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氧化氰乙基淀粉粘合剂的研制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5期30卷 74-77页
作者:聂王焰 周艺峰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 
以玉米淀粉、双氧水和丙烯腈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出氧化氰乙基玉米淀粉胶粘剂.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双氧水、丙烯腈、氢氧化钠的用量,反应温度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柴油车尾气排放PM2.5氧化消除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催化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 第12期44卷 1905-1922页
作者:于学华 韦岳长 刘坚 赵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柴油机尾气中的炭烟颗粒(PM2.5)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控制柴油车尾气中炭烟颗粒使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技术手段—催化净化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而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是催化净化技术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本文总结了近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