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氮磷去除"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复合介质对初期径流氮磷的同步去除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市政工程》2023年 第1期 28-31,91,92页
作者:陈跃 徐剑峰 魏源源 沙木哈尔·杜尔汗拜 王艳琼 王红武杭州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0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125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采用沸石和陶粒组配成复合介质,以模拟城市初期径流中氨氮和磷酸盐为实验对象,研究复合介质对模拟初期径流中氮磷的同步去除效果,考察沸石和陶粒固定质量配比下影响同步去除氮磷的因素,包括复合介质总投加量、吸附时间、初始pH值和污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浮床对千岛湖水体氮磷净化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2022年 第4期35卷 926-935页
作者:唐伟 许海 詹旭 朱广伟 王裕成 韩轶才 王子聪 朱梦圆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试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浙江杭州311700 杭州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5 
为探索生态浮床对较清洁型湖水的氮磷去除效果,以华东地区最大深水水库千岛湖为例,选取浮叶植物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 Ohwi.)、沉水植物绿色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挺水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为材料,采用氮磷浓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质结构对潜流人工湿地氮磷降解规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 第11期8卷 4669-4673页
作者:谭良良 解伊瑞文 白少元 林华 解庆林 游少鸿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31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桂林541004 
构建单层结构及多层结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小试实验系统,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基质结构对人工湿地床体中氮、磷沿程变化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层基质结构人工湿地氮、磷的降解主要集中在深度为50~85 cm之间的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性活性氧化铝强化屋顶收集雨水中氮磷的协同吸附效能
收藏 引用
《净水技术》2022年 第7期41卷 64-69,98页
作者:姜伊凡 杨艳玲 李星 刘永旺 赵锂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北京10012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用于景观水回用的屋面收集雨水水质需严格控制氮、磷含量,以避免富营养化和藻类滋生现象。文中针对活性氧化铝的氮、磷吸附作用,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改性活性氧化铝,表征了改性活性氧化铝的氨氮吸附规律、理化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半明渠除污装置设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科技传播》2013年 第4期5卷 129-129,122页
作者:武启辉 李洁 李征 齐小静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通过对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分析,采用粘土、氧化铁为基本原料进行氮磷去除,原料成本小。同时创造性构思半明渠结构,利用粘土、砂土的渗透性能影响水流,提出设计方案。经过计算,按照反应所需时间和灌溉用水量标准,达到除污效果的同时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废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技术
收藏 引用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 第2期38卷 24-25页
作者:万珊 刘慧 姚宗玉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自贡64300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浮岛中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海峡科学》2011年 第6期 97-99页
作者:潘智勇福建省伟邦市政环保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过由美人蕉、灯心草、菖蒲多种植物构建的人工浮岛,试验研究其在动态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停留时间7d时,TN、NH4+-N、TP的去除率平均为66.4%、79.6%、78.1%。试验证明了组合植物的人工浮岛在生活污水处理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浮床植物对不同污染程度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收藏 引用
《水资源保护》2011年 第1期27卷 58-62页
作者:李欲如 陈娟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7 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技术(浙江)中心浙江杭州310007 
研究美人蕉及水蕹菜这两种常见浮床植物在低、中、高浓度污水中的生长状况,以及对氮、磷的净化效果:①低浓度污水中水蕹菜对氮磷去除效果优于美人蕉;中浓度污水中水蕹菜对NH3-N的去除效果高于美人蕉,对NO3-N和TP的去除效果低于美人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湿地植物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湖南农业科学》2019年 第5期 113-117页
作者:纪晟莹 陈友德 向延平 朱坚 李胜男 彭华 简燕 李尝君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中心湖南长沙410125 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5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建群种类,能有效吸收和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综述了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湿地植物,并对其氮、磷、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