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组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是进行种群时空动态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概念、特点等的基础上 ,以ArcViewGIS 3 1作为组建数据库、进行时空分析的基本软件平台 ,对浙江省水稻二化螟数量变化的历史资料及有关的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分类、编码、输入与编辑等 ,分别建立了空间及属性数据库。其中空间库包括浙江省的政区、河流、道路、等高线、土壤类型等图层 ,属性库包括气象、耕作制度、灯诱及田间数据等。并将各地地名作为主关键字 ,以实现空间库与属性库以及各属性库之间的关联。该数据库不仅具有基本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如数据的输入、输出、编辑和查询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该数据库对种群动态进行时空分析。
摘要:采用正交区组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建立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及不同栽培密度与水稻二化螟为害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是影响二化螟为害程度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二化螟为害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利于降低二化螟为害率;合理稀植有利于控制二化螟的大发生;在-1≤Xi≤1范围内,利用二化螟为害率模型,推寻出为害率小于1%的农艺方案,即当施氮量为105~119kg hm2、施磷量为48~90kg hm2、施钾量为90~150kg hm2、栽培密度为12 5~17 9穴 m2时水稻二化螟为害较轻。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稻二化螟预测和管理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基本组成、功能和特点,该系统具有对二化螟虫情的长期、中期、短期的测报功能并对防治措施提供建议。这个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语言Turbo Prolog进行开发的,有丰富的图形显示,强调了知识库的动态特性,用汉字输入输出使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接口,便于广大农村植保工作者使用。
摘要:本文对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情况实行概述,对试验方法及调查情况加以分析,对试验结果情况进行研究,旨在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充分发挥生物农药的最大应用价值。
摘要: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打虫灵乳油(江苏丰山集团提供)、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1.2试验处理及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每公顷用20%打虫灵乳油525毫升、750毫升、1050毫升及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750克及空白对照。小区面积25平方米各处理重复4次,共20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筑小埂阻水串流。1.3试验田概况本试验设在寿县三觉镇响井村,选择1代二化螟卵量较大的一季中稻移栽田作试验田,该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pH值6.9,供试品种为Ⅱ优7954,前茬为油菜,5月20日移栽。1.4施药时间和方法试验于1代二化螟1~2龄幼虫高峰期(6月3日)施
摘要:为推广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减少水稻田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赤眼蜂释放效率,降低防治成本。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放蜂量、放蜂器投放数量、放蜂量和放蜂器投放数量组合3个试验,调查卵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相对防效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释放量45万头/hm^(2),放蜂器投放数量90个/hm^(2),分3次平均释放,每次释放间隔5 d,卵块寄生率62.8%,校正寄生率60.0%,防治效果67.7%,产量和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1186.4 kg/hm^(2)和6.0%。
摘要:[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药剂量。[方法]选用目前田间常用的阿维菌素复配制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其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供试的4种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在中、高剂量处理时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枯心防效和杀虫防效均在80%以上,与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组合高剂量处理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用药量为42.53~47.25 g/hm^(2),8%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SC最佳用药量为48 g/hm^(2),20%阿维菌素·丙溴磷ME最佳用药量为450~540 g/hm^(2),32%阿维菌素·毒死蜱EC最佳用药量为240~360 g/hm^(2)。[结论]为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为验证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选择试验田选在曾集镇张池村十一组,该试验田面积1333m2,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土壤为黄壤土,pH值为6.2,有机质含量为2.46%。1.2供试作物及品种水稻新两优6号。1.3供试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美国杜邦公司;5%氟虫腈SC(锐劲特)德国拜耳公司;480g/L毒死蜱EC(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50%氟腈.敌百虫EC(灵蛙),江苏南通同济化工有限公司。1.4试验处理与设计本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67。小区间筑埂(20cm~30cm)以防止田水串灌,影响试验效果。处理A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10mL/667,处理B50%氟腈.敌百虫(灵蛙)80mL/667,处理C5%氟虫腈SC50mL/667,处理D480g/L毒死蜱EC100mL/667,处理E空白对照。1.5施药时间及方法施药时间为7月19日,施药采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每667m230kg药液均匀喷雾。1.6天气情况施药时天气为晴...
摘要:二化螟是我县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防治二化螟的药剂多而乱,防治效果不理想,为了筛选比较理想的药剂,1998年进行了5%锐劲特防治二化螟药效试验。1试验设计方法1.1试验田安排在因桥乡黄家边村委第二小组黄维新家的责任田,品种为中优早1号。1.2处理设计:每667mZ的用五分别为5%锐劲特30rnl、40ml、50Inl,18%杀虫双水剂200d为对照农药和空白对照,各处理均重复三次,设15个小区,小区面积67m'随机区组排列。用水量40kg用背负式喷雾。1.3施药日期:施药时间为5月10日。1.4考查效果方法:二化螟危害基本稳定后,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方法,5月30日考查,每小区调查200丛,计算危害率和效果。2试验结果防治二化螟,每667mZ用锐劲特30ml、40Inl、50Inl,保苗效果分别为97.68%、98.94%和99.63%;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62%、98.4%、98.4%;18%杀虫双水剂200Inl后保苗效果为82.24%,虫口减退率87.31%。见表。注:由中农药用量为667m'的用量3小结和建议3.15%锐劲特防治二化螟有很好的效果,每667m'用量30~50Inl用量...
摘要:水稻二化螟九十年代初在吉林省各地零星发生,1993年一些县份报告发现二化螟危害,局部造成减产。1994牟曾作了一次调查,各市县均有二化螟发生,并有成灾地块,但面积不是很大。到九十年代末,发生面积逐年成倍增长,全省水稻种植区都有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已成为吉林省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