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江浙一带"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浅谈常德丝弦的分类、特点及传承发展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 第12期 49-52页
作者:雷雨湖南科技大学 
常德自古以来都是湖南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和繁荣的商业使得各地文化在此交融。明清时期,经济空前发展,往来商贾给常德来北方地区的曲牌和江浙一带的民歌和小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融合常德本地的音乐文化,经过不断演变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赣闽粵边区魂瓶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2022年 第11期 71-80页
作者:陈丽娟 钟庆禄赣南医学院 赣州市博物馆 
“魂瓶”根据其造型、质地、用途、信仰观念等命名的名称不下数十种,常见的有谷仓罐、五谷瓶、粮罂瓶、堆塑瓶、皈依瓶、龙虎瓶、日月瓶、魂坛、多角瓶等名称,以魂瓶、堆塑瓶、皈依瓶三者使用最广泛。流行时间为东汉至明代,流行地域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地鼠婚俗信与艺术
收藏 引用
《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 第4期 8-15页
作者:马昌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鼠婚又称鼠嫁女、鼠纳妇。鼠婚是种民间俗信,广泛流传于我国广大农耕地区,其中江浙一带更为普遍。从全国的地方志和民俗志资料得知,每年自腊月二十三至正月二十五,各地几乎都有不同的嫁鼠俗信。鼠婚俗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生如戏 恍然如梦---“庆双节”昆山古戏台演出之联想
收藏 引用
《上海人大月刊》2023年 第11期 55-56页
作者:陈甦萍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长宁沪剧团) 
四方舞台,人间戏场,日日出新,别有风景。戏曲在民间初心从艺多年,曾踏上过的大舞台、大剧院、电视频道演播厅、艺术中心数不胜数。在诸多登台体验中,唯有江浙一带的老戏院,会令我“提心吊胆”,只因那雕梁画栋的民间戏台,是戏曲传播的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弦声声 蒋调隽永 纪念蒋月泉先生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16年 第6期 44-45页
作者:李涵 
蒋月泉,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1917年12月4日出生于上海,2001年8月29日去世。1935年开始拜师学艺,后在江浙一带演出。他先后师从张云亭、周玉泉,借鉴京剧发声方法,在"周调"和"俞调"的基础上他创造发展了旋律优美、韵味醇厚的"蒋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陕北宋金石窟布袋和尚图像调查与研究——兼论与河西地区西夏石窟布袋和尚图像的关联性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0年 第1期 434-447,484-485页
作者:石建刚 白晓龙西北工业大学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 
布袋和尚,名契此,晚唐五代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一带的游方僧,世传为弥勒之应化身。由于其生前和身后的各种灵应故事,加之被认为是弥勒化身的传说,遂在其生前江浙一带已开始出现布袋和尚的崇奉活动,其亡故后不久相关信仰就传遍大江南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程绍国的“真”与“毒”
收藏 引用
《文学自由谈》2021年 第1期 128-129页
作者:阿成不详 
我和绍国先生相识、相知、相交,并成为好朋友,差不多有二三十年了吧。绍国先生之所以和我能成为朋友,除了共同的爱好,同气相求之外,我觉得他身上有许多东北汉子的特点。在我眼里,般说,江浙一带的男人都比较温文尔雅,但是绍国先生则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南曲抢救保护记
收藏 引用
《民族大家庭》2024年 第1期 59-61页
作者:田玉成不详 
在鄂西清江河畔,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的土家山寨里,流传着种民间曲艺——南曲。据资丘泉水田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泉水田家的先祖田子贤、田潮海等相继在江浙一带为官,归隐返乡时回了最初的南曲,后经与土家文化的长期融合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梵几:再用老地板
收藏 引用
《明日风尚》2012年 第Z1期 120-121页
作者:侯静文 古奇 
眼见老房子拆下来的木地板被当作废品扔在街门口,古奇觉得甚是可惜,于是上前询问是否能买。兴许主人还诧异这年轻人要那些废料作何用,但对于古奇来说,却是如获至宝,他说,"木头越老,木性越好"。木头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老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砚石茶海设计创想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 第11期 63-63页
作者:陈亮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 
茶海形成种茶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砚石茶海。砚石茶海在设计造型上重要的是突显石头的灵性,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合理而慎重地取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