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池州"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
收藏 引用
《黄山学院学报》2017年 第1期19卷 84-87页
作者:张军占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既有利于保护传承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利于打造池州文化品牌,促进池州经济社会发展。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结合自身特征,主要与表演艺术、动漫、影视、创意设计以及文化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池州傩戏面具艺术特征及其在服装中的转化与设计
收藏 引用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 第4期30卷 90-97页
作者:苏斯合肥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文章收集整理了池州傩戏面具的艺术元素,分析了池州傩戏正神面具、凶神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的造型和色彩艺术特征,并针对当前服装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将面具元素与现代服装进行融合的可行性。并提出池州傩戏面具艺术元素在服装中的创新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域文化特色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以池州、安庆为例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城市)》2015年 第8期 93-94页
作者:朱小龙 朱胜甲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 安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池州、安庆地域文化资源的特色与优势,指出地域文化特色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取舍并有效整合,把地域文化特色和当代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联系起来,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池州傩戏服饰文化探究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15年 第5期36卷 89-92,97页
作者:陈炜 杜兆芳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合肥安徽230036 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以安徽池州傩戏服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及实物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池州傩戏服饰的构成、特点及其在傩文化中的功能。通过对服饰外在符号的审视与解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服饰文化内涵。池州傩戏服饰承袭中国传统服饰形制,是傩文化外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池州傩戏面具装饰特征
收藏 引用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3期 90-92页
作者:潘珍珍池州学院艺术系 
傩戏是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池州傩戏是具有地方礼俗特色的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封闭环境和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传承下来,是池州劳动人民精神和信仰的产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池州罗城民歌音乐的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2021年 第19期 35-36页
作者:郭莉铜陵学院 
池州罗城民歌起源于安徽省池州市,是一种地方民歌艺术,主要反映了池州罗城附近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风土人情等。因其发展传承所具有的局限性,池州罗城民歌正濒临泯没的边缘,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研究池州罗城民歌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池州罗城民歌的艺术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21年 第10期 62-64页
作者:郭莉安徽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罗城民歌为我国传统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长与扎根民间的代表性乡土音乐,主要依据普通民众日常的劳动状态、生活情境,编制出与时代相契合的歌词、曲调及演唱技巧,在安徽皖南区域得到传唱与发展。当下池州罗城民歌的艺术体裁呈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池州傩戏:舞动新年的面具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探险》2015年 第2期 122-135页
作者:沈太玲 汪强 
带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一尊面具就是一个神灵!数百年来,人们带上面具跳起舞蹈,娱神娱人,庆贺丰收,祈求平安。傩戏,用面具作为媒介,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形成了一种古老的信仰,在民俗活动中展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池州傩祭特有“喊断”仪式解读
收藏 引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 第1期36卷 177-179页
作者:许平山 陈秀芳 汪帮海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创新工作室安徽合肥230011 
池州傩祭的特点在于"喊断"仪式在傩戏各个环节自始至终都有。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记录下"喊断"的场合与内容,并探求其功能与美学意蕴。"喊断"具有凝心聚力、团聚家族的力量,具有沟通神灵的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池州地区家风馆建设问题及分类分析
收藏 引用
池州学院学报》2022年 第4期36卷 11-15页
作者:王尧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家风馆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以池州地区建设的家风馆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家风馆建设情况,并选取典型重点介绍,而后总结出家风馆建设的三大先决问题。最后以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家风馆进行比较分析,论述各自优劣,以探寻家风馆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