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汽液两相流"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汽液两相流原理在位控制器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5期37卷 451-455页
作者:李慧君 王树众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根据两相流体的物理特性及两相混合动时的动力学原理,设计了自调型位控制器,给出了其设计公式,并对其调节原理、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因其无运动部件,克服了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液两相流键合图建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14年 第8期31卷 230-233,244页
作者:朱国情 杨立 程刚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 
为了研究汽液两相流管道系统动态特性,从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出发,采用交错网格有限体积法,推导出汽液两相流通用微分方程的离散形式,结合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分段集总参数键合图模型。为了求解工质热力性质,利用多领域统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液两相流疏水自动调节器在发电厂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 第4期9卷 109-110页
作者:张俊峰 王黎明陕西省电力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54 
应用汽液两相流疏水自动调节器控制电厂加热器水位,原理先进,效果优异,经济性好,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水位控制稳定,无须操作和维护,是一个节能型产品,近年来在火力发电厂机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加热器供暖系统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节能》2003年 第9期22卷 16-19页
作者:田疆 刘继平 严俊杰 邢秦安新疆天富电力集团新疆石河子832000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研究了采用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加热器的供暖系统的水力特性 ,得到了供回水压力越高、循环水量越大这一与常规水泵系统完全不同的特性。设计和建立了采用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加热器的供暖系统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技术用于生活热水系统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热力发电》2006年 第5期35卷 40-43页
作者:朱锐 刘继平 邢秦安 陈国慧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0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采用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技术对某热电厂福利区生活热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以取代原有的水泵及管式换热器。根据热水负荷变化的特点,进行了4种方案的试验,获得了最佳的设计参数及运行方式。利用管路蓄热储水功能,省略了缓冲热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中宁电厂#1机组330MW高加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
收藏 引用
《宁夏电力》2005年 第5期 36-37页
作者:王振邦 陈建华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宁县755100 
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是基于体力学理论和控制原理,利用汽液两相流动性设计的一种用于加热器的全新概念的位控制器。该装置勿需外力驱动,属自力式智能调节,具有运行经济、可靠,维护简单等优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相流超音速动、激波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 第4期17卷 332-335页
作者:赵良举 曾丹苓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两相流体的音速特点出发 ,研究两相超音速动 ,分析超音速动导致的激波状况 ,并利用两相激波加速凝结和增压的特点 ,设计了增压换热器。两相流的音速受其压缩性的影响而呈现出与单不同的特点 ,其较小的音速值使得两相超音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垂直并联多通道内高温高压两相流密度波型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动力工程》2005年 第1期25卷 55-59,77页
作者:李会雄 汪斌 陈听宽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在高压两相流实验台上对垂直上升并联多通道中的两相流密度波型不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发现了并联多通道中汽液两相流密度波型不稳定性的主要特征,确定了系统压力、质量速、入口过冷度、热负荷、进口及出口节、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缸盖中两相流沸腾换热热机耦合仿真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 第7期47卷 23-28,51页
作者:何联格 左正兴 向建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100081 
基于汽液两相流沸腾换热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对某柴油机气缸盖与冷却水腔组成的固耦合传热系统进行了整场求解,得到了气缸盖的温度场分布,并通过与气缸盖温度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将温度场结果施加于气缸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两相流极限升压能力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9期37卷 881-884页
作者:严俊杰 刘继平 邢秦安 陈国慧 林万超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根据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极限升压能力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及研究表明:极限升压能力随变截面混合腔喉部直径、被升压的低压水量和蒸喷嘴压比增加而降低,随环形水喷嘴间隙的变化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