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沉浸式艺术"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数字技术时代沉浸式艺术的审美嬗变
收藏 引用
《大观(论坛)》2024年 第8期 9-11页
作者:余茜湖北美术学院 
时代的发展影响着艺术发展的方向,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艺术媒介,同时媒介也体现着每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数字技术时代下AI、VR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艺术家的创作方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不断更新的数字技术所完成的沉浸式艺术作品更是如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式艺术中的“身体审美”多阶及时代嬗变刍议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22年 第2期 79-83,94页
作者:董晨曦 王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身体审美”是指回归以身体为主体的审美体验,是沉浸式艺术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讨论沉浸式艺术中身体审美的表达方及其作为媒介语言的独特价值,结合示例重点分析了“无界”的身体审美、身体语言作为媒介、身体作为媒介语言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式艺术审美体验的自我发现与再设计
收藏 引用
《工业工程设计》2020年 第6期2卷 67-79页
作者:穆楚乔 Robert Blalack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75015 青岛博海数字创意研究院青岛266061 
探讨沉浸式艺术这一新概念,研究其审美体验是如何有助于自我发现并运用于艺术创作再设计中的。沉浸式艺术是一种能够启发感知联觉的审美体验方,可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感知”、“关系”和“转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间性与审美:沉浸式艺术生产的间性问题探绎
收藏 引用
《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 第2期 113-122,159页
作者:妥建清 苗文宇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西安710049 
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沉浸式艺术的生产利用任何可塑造沉浸感的新旧媒介,实现“泛媒介融合”。其跨媒介叙事方有助于构建去中心化生产模,并将过去“传播—接受”的线性路径转变为“人即媒介,媒介即人”的不分彼此的状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5G时代数字技术场景中的沉浸式艺术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6期 47-57页
作者:江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5G技术系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技术集体优化的技术升华和结晶,具有万物互联、泛在网、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低功耗等优势。借助5G移动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光学和电子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沉浸式体验将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式艺术空间色彩的形设计
收藏 引用
《流行色》2023年 第6期 126-128页
作者:邓文澜上海大学 
从整体视角来看,色彩具有凸显出一定的空间塑造和调节作用,其可以充分传达出形态或形体要素无法表达的情绪情感。色彩是人民群众获取外界信息的关键媒介,科学适宜的色彩形可以在根本上集中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和目光,色彩形沉浸式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式艺术:独特形与新鲜体验
收藏 引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1期38卷 108-114页
作者:苗文宇 卢焱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当代科技的发展使艺术发生了新的转向,“沉浸式艺术”的发展与实践为审美活动带来了新内涵和新体验,这种独特形的美学特征和新奇的审美方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它对审美境界近乎真实的显现与对人们自身审美体验的重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式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收藏 引用
《劳动保障世界》2019年 第5期 72-73页
作者:李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沉浸式艺术核心是"沉浸",艺术家可将个人精神与艺术高度融合,为艺术受众打造出一个区别于客观世界、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当代艺术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更倾向于研究如何加入现代化技术来增加观众的感官体验,艺术从体现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式艺术“景观化”现象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报业》2022年 第4期 77-79页
作者:何力 韩婧云南大学 
新兴技术的出现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原本的艺术美学理论受到沉浸式艺术的极大冲击。Z世代引领的消费态度的转变,“沉浸式”体验成为消费热点,沉浸式艺术也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如何解读沉浸式艺术“景观化”现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式艺术的发展对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2年 第8期 47-48,51页
作者:潘玉珊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该文分析沉浸式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现状,探索沉浸式艺术及其与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关系,探讨沉浸式艺术为博物馆美术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思路与可能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