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法帖"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廓然无圣 青莲花开——怀素法帖历代评说述略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年 第12期 125-129页
作者:庄丽艳 吴运友无锡市青年书法家协会 无锡市少年宫书画部 上海书法家协会 
按宋《宣和书谱》记载,怀素法帖有一百零一件,而今常见的仅有九帖。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学者、书家对怀素常见的法帖多有评说,或褒扬,或贬抑,或褒贬参半,或曰雅,或曰俗,或曰狂,或曰淡,呈现了评说的多元性。其中对《自叙帖》《圣母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博藏宋拓《颜柳白米四家法帖》概述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9年 第1期 74-79页
作者:晏晓斐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摹宋拓,抚古开今,在书法史上的贡献巨大。在传世的各种宋拓碑帖中,王文治对越州石氏刻帖评价极高:“余目中所见佳刻,无过越州石氏,然此本在人间者不可多得……似此纸墨皆精而神情迸露,殆人间仅有之物也。”馆藏《宋拓颜柳白米四家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代宋金书法史论纲要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 第2期 48-51页
作者:王连起 
五代宋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承晋继唐,但风格面貌却大不相同,其审美旨趣也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元明书法。这种时代风格的形成,既有书法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是随汉字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丧乱帖》也许是一件底稿补证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23年 第1期 56-58页
作者:祁小春中国人民大学 
对于王羲之名迹《丧乱帖》(图1),笔者一直猜测是件尺牍底稿,屡欲为文论之,苦无证据而罢。近查得一些相关记载,可以引以为间接证据,做札记一篇,供方家参考[1]。首先,从书迹的角度作直观考察。比较王羲之其他传世尺牍法帖,可以发现通篇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领略墨华方寸间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3X期 76-77页
作者:阚爱萍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我从小生活在江南古城镇江,从记事起,常常看见父亲晚间或清晨临摹书法家任政老的字帖,出于好奇喜欢坐在父亲身边,看着看着就睡了,有时一觉醒来,父亲已被造反派用绳子捆绑批斗游街。这个过程很漫长、清晰,后来体会父亲在那个文化荒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屠新时
收藏 引用
《中国拍卖》2022年 第4期 114-115页
作者:屠新时美国汉字书法教育学会 中华全国书画委员会 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 上海中国书法院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 北京书法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 
名家品评“古人论书法,讲究形神兼备,尤贵于神。现在看屠新时的草书作品,了然可断定,这就是形神兼备,神尤突出典范”;“用笔痛快,用墨痛快,笔墨挥洒自如,极有米芾法帖蜀素帖的刷字之快疾!可见他的书法有取法为上的价值观,亦有得法为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篆书临摹与创作谈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8期 186-187页
作者:仇高驰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掌握书法技法的必经阶段和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认识不断积累,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向更高层面发展的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淡泊中追求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1年 第8期 10-11页
作者:王珮瑜 
在京剧老生行的艺术流派中,“余派”艺术影响深远,它继承“谭派”艺术的特点而聚集了古老剧种的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余派艺术是综合艺术,只不过由于历史原因,留给后学者的,唯有那十八张半被称之为“法帖”的唱片。余叔岩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秋帖》的来历与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1X期 50-57,46-49页
作者:邓宝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秋帖》旧藏于清朝内府,乾隆皇帝将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珣《伯远帖》合称为"三希",极为珍重宝爱,这件作品因此而富有盛名。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形”与“义”的角逐——关于汉字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5X期 114-115页
作者:黄能岳河南长城书画院 洛阳美术书法研究院 
书法是我的一个梦。五岁受爷爷影响我开始学习书法。因为纸张匮乏,只有在磨平的青砖上书写,工具是自己用羊毛做的毛笔,条件虽苦自己却乐此不疲。上学前是爷爷教我,上学后就有了大字课。十岁时候开始在村里写春联,慢慢就成了村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