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泣鬼神"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笔惊风雨 画泣鬼神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3年 第6期 164-165页
作者:李可染不详 
我童年时代听过程砚秋的戏。他那独具风格的韵律,刚劲委婉的唱腔,在我耳边回旋,数月不绝。当时情景,至今难忘。杜甫赞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经过意匠加工,千锤百炼,炉火纯青,达到“诗美”的境界,风雨鬼神也为之惊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荒山绘绿,心绘彩色未来
收藏 引用
《作文(高中版)》2024年 第5期 7-7页
作者:李安慧 冯欣悦(指导)江西省景德镇一中 不详 
青山有幸埋忠骨,绿水无声泣鬼神。重庆市巴南区的丰盛镇油房村,曾经是一片无水、无电、无气、无路、无通讯、无住户的荒山,它像是大地的弃儿,孤独而沉寂。然而,正是这片被遗忘的土地,在巫艾玲的坚韧与智慧的加持下,化作了今日的“彩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小鬼》:客家木偶戏的新突破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2年 第5期 49-50页
作者:崔飞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闽西这块红色土地积淀了十分丰富深厚的红色题材资源,有着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但被木偶戏挖掘的少年儿童题材却不多。2021年12月14日,福建省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精心打造的木偶戏《红小鬼》,参加第8届福建艺术节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落花流水风送雨 写出真灵泣鬼神(下)——试析林散之草书的笔墨艺术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7年 第8期 38-39页
作者:尹堂月 
  我们还应该记得林散之先生是一位画家.他曾经居海上三年,随黄宾虹夫子学画,朝夕闻道,登堂入室.黄宾虹特别看重笔墨技法,提出"五笔七墨"说:"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曰壁坼纹.用墨有七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落花流水风送雨 写出真灵泣鬼神(上)——试析林散之草书的笔墨艺术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7年 第7期 34-35页
作者:尹堂月 
  1972年,《人民中国》杂志"中国现代书法特辑"征集了林散之先生的一幅大草作品--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在北京,启功、赵朴初、顿立夫、郭沫若等当时的书法权威人士,先后看到了林老的作品,极为赏识,给予了高度的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齐白石:书成泣鬼神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04年 第11期 4-5页
作者:卜祥兵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谓清、兰亭,小名阿芝,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邓稼先》的多重抒情笔调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 第10期 51-52页
作者:罗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重庆400030 
1993年,《邓稼先》首发于《二十一世纪》6月号,随后被《人民日报》转载。杨振宁曾在《邓稼先》的后记中说:“许多人说我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我想原因是邓稼先的贡献和他的精神却能动天地泣鬼神。”这显然是一句自谦的话。邓稼先的精神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散文情感的价值蕴含
收藏 引用
《文学自由谈》1992年 第2期 49-51,55页
作者:王英琦 
写散文要有真情实感,这早已成了“大路货”式的老话题。然而恰恰老话题,一直存在着老问题——即仅有真情实感,并不能解决散文创作的全部问题。撇开假模假式的感情且不理会,就是真感情,也还面临着诸如情感体验层次的深浅,质量的高低,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舀一勺戏剧之水——写在《戏剧的倾斜与制衡》前面的话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1年 第3期 16-17页
作者:周培松 
把近十年来零星写作的戏剧文章筛选成这个集子,心中不免有些唐突之感。我在建国时参加工作干的并非这一行,然而,为何又与戏剧结缘至今呢?那是因为一场病,使我不得不离开原工作岗位,于五八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上了这门专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影像历史”的表达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16年 第8期 28-29页
作者:尹壮吉林省农安县广电局 
由吉林电视台制作的8集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第一次全景式地呈现了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4年的辉煌历史,全面、真实、准确地展现了抗联的长期性、独立性、艰苦性、残酷性和复杂性,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