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浆态床反应器"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浆态床反应器气含率和体积气液传质系数
收藏 引用
《石油规划设计》2009年 第6期20卷 17-20页
作者:门卓武 阙国和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介绍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一般要涉及三大要素:训练样本、学习算法和网络结构。论述了如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工艺参数(空塔气速,液固体颗粒浓度和系统压力)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气含率及体积气液传质系数影响的模型。实验中进行了网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的数模分析与设计(II)——主要参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及设计要素
收藏 引用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 第2期23卷 5-9页
作者:王存文 朱炳辰 丁百全 房鼎业武汉化工学院化工系湖北武汉430073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中国上海200237 
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要操作参数对甲醇合成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温度对合成过程的影响较为复杂 ,它除了影响反应动力学外 ,还会对各组分在液相中的溶解度 ,特别是氢碳比产生影响 ,此外 ,温度的作用规律还与合成压力有关 .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工程》2013年 第11期41卷 48-52页
作者:石战胜 翁力 门卓武 卜易峰 刘科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 
模型化研究可为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的放大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文中总结了现有的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模型,认为双泡模型比单泡模型增加了更多的物理背景且更加合理地预测反应物和产物及温度的变化等,但通过不同实验方法获得的经验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外循环过滤分离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研究开发
收藏 引用
《神华科技》2009年 第1期7卷 83-88页
作者:石玉林 门卓武 卜亿峰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100011 
通过对低温费托合成反应工艺特性和反应器性能要求的分析,为有利于蜡抽出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在反应器层的均匀分布,提出了液自行外循环固液分离浆态床反应器设想。通过气速对催化剂颗粒沉降、携带的影响,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400万t/a煤基费托合成装置运行和优化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2020年 第4期45卷 1259-1266页
作者:郭中山 王峰 杨占奇 王铁峰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750411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400万t/a煤基费托合成装置,于2016年11月首次试车运行,该装置采用中科合成油的中温费托合成技术建设,核心单元由8个年产50万t费托合成中间产物的浆态床反应器组成,具有设备系列多、规模大、配置复杂的特点。装置运行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业中温费托合成产品分析与产品加工方案优化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2020年 第4期45卷 1267-1274页
作者:王峰 郭中山 王铁峰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7504111 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 
铁基中温费托(MTFT:260~290℃)合成技术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工业应用,建成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装置,其核心单元费托(F-T)合成装置具有浆态床反应器系列多、规模大、配置复杂的特点,导致装置操作难度大,反应器之间、反应器和下游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煤炭间接液化:从基础到工业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 第12期44卷 1876-1892页
作者:相宏伟 杨勇 李永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煤基清洁燃料国家能源研究中心北京101407 
中国需要自主发展煤炭间接液化工业化技术,以缓解油品供应的紧张局面,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煤炭间接液化示范厂的运行,掌握了成熟可靠的费托合成催化剂技术和大型合成反应器技术,正在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合成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分散、大孔径硫化铁/SiO_(2)催化剂的沉淀沉积法制备及其对减压渣油的高效转化
收藏 引用
《化学工业与工程》2024年 第4期41卷 65-75页
作者:蔺聪福 白杨 田磊 郭强 杨勇 冯富祥 刘源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350 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煤基液体燃料研发中心北京101407 中科合成油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0300 
针对重质油铁基催化剂活性低,反应压力较高的问题。设计了沉淀沉积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前驱体,经预硫化处理得到SiO_(2)担载的高分散硫化铁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较低压力下(5 MPa)对模型化合物萘、Merey减压渣油的催化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种反应器在二氧化碳加氢制酰胺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低碳化学与化工》2023年 第5期48卷 29-37页
作者:王宇轩 张寰 杨俊明 张霖 黄采妮 关桂玲 吴剑峰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甘肃兰州730060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二氧化碳(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过度排放对全球气候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N,N-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以及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目前年产量可达百万吨级。利用催化技术将CO_(2)与二甲胺(NH(CH_(3))_(2))反应制备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