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介绍一种测震台站智能隔离防雷系统的设计实现。其电源部分设计为步进电机控制双电瓶交换充电、放电,保证设备与交流市电完全隔离;信号传输部分设计为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将测震信号传输到网关,再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此设计的优点是使测震核心设备与市电和外线完全物理隔离以达到最好的防雷效果。同时制作先进的NEMS传感器用于检测空间电磁场的变化,根据相应算法判断当地是否发生雷电,在附近有雷电发生时可控制断开信号线、市电等达到保护相关仪器的目的。
摘要:基于台站信息管理的需要,设计了地震测震台站信息系统。使用该系统进行台站信息管理,便于保存、查询、修改,方便对相关信息的报送,并能相应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在工作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摘要:针对数字测震台站地震观测资料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特殊需求,确保山西省测震台站通信传输信道畅通,提出了利用3G网络实现以SDH光纤传输为主、无线3G为辅的双链路备份传输方案。重点介绍该传输方案的原理和实施方法,进行3G路由器并网接入及省台网中心LNS服务器增加PPTP服务的设计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3G无线VPDN网络可以实现省内SDH专线通信传输信道备份。
摘要:我国测震台站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电网覆盖面有限,解决台站设备供电问题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山西省风能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提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方式,并根据山西省内测震台站所用设备情况,设计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解决无人值守台站设备的供电问题。该系统既可提高台站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摘要:在详细分析雷电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防雷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山西数字测震台站2012年-2013年雷击灾害的成因,针对测震台站的构成特点,研究了台站综合防雷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相应的防护技术措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