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涩势"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也谈技巧锤炼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8X期 6-15,4-5页
作者:郭子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辽宁画院 辽宁省政府文史研究馆 
技巧,是完成作品的重要手段。忽略了技巧艺术就不能成立。只有具备了艺术家的精湛技巧,艺术才能伴随作者深厚的思想素养、艺术修养和高尚情操进入博大精深的境界。笔实墨沉笔实墨沉,是一种必须率先追求的笔墨技巧。其关键在于运笔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熔铸千古 风开百代——浅谈米芾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0年 第2期 28-29页
作者:张岩 
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创新,在于不断追求新的意境。在书法艺术上,宋初李建中,承接唐人风规,一扫五代衰颓。宋四家——苏、黄、米、蔡学习唐人变法成功之处,意向出入颜鲁公,杨凝式而返归二王,再揉进自己的艺术特色,形成个人风格。米芾在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林散之的书法线条美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1994年 第5期 6-8页
作者:汪钧 
林散之先生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草书,以雄浑劲健而又秀逸超妙的风格,震动了当代书坛,被誉为继王羲之、怀素、王铎之后的「一代草圣」。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巨大成就,需要从多方面去研究。而我们认为,在构成其书法美的诸多因素之中,独特的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意”与“无意”的书法心理学思想略述
收藏 引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4期23卷 183-188页
作者:王坚 
书法艺术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她历经不自觉时期的“天生丽质”,甲骨、金文、石鼓、小篆、隶书和自觉时期的真、行、草等阶段,上下几千年;经历代书家的不断革新,已嬗变成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即书法之法度和千变万化的挥洒自由融为一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沈尹默书学精神的当代意义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5年 第3期 260-261页
作者:白鹤 
沈尹默对笔的论述,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性。中国的艺术理论,更注重了悟,对于抽象的概念,则淡于形而上学的追问。沈尹默是第一个将"法"与""厘清的书学家。这一厘清,不仅是对书学的贡献,更具有创作上和方法论上的重要性。他在《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郁勃苍莽 俊爽超迈——论李百忍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5年 第10期 22-23页
作者:彭肖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中国书道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1990年 第1期 27-36页
作者:周汝昌中国艺术研究院 
本文以嶄新的“ 學”的命题,論述中國書道構成的基本質素,認為書法是中華民族最獨特也是最高層次的文化表現现審美精神,是這個民族的靈台智府的超等級造詣的特殊寫照。全文分六節,從書道的工具,書法的對象,書法的“力之運動”的内涵,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蔡邕书论谈用笔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4年 第9期 30-32页
作者:李昌平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从蔡邕的《笔论》、《九》及历代书家对用笔的论著出发,全面考察论证,探析用笔的发展过程和各书家的论点,提出个人观点,为书法学习,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昶书法艺术浅论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博论丛》2012年 第1期 39-42页
作者:黄玉亭 
清乾嘉时期上海的书法家有170多人,比康雍时多90余人。这时期善篆、隶者大大增加,比前期多3倍,占善真、行、草者的三分之二。这与当时兴起的乾嘉学派研究古代金石文字有很大关系。嘉定的经史学家王鸣盛、钱大昕等都是乾嘉学派的主将,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嵩山古洞与书学之源
收藏 引用
《中州今古》2002年 第6期 57-61页
作者:梅淑贞河南省登封市政协 
历传东汉蔡邕曾在嵩山石洞学书三年 ,悟出了书法的真谛 ,以《笔论》、《九》及《篆书》(含隶书 )三篇著作 ,第一个在理论上把中国将以毛笔书写的汉字上升为艺术 ,全面地开创了书学理论体系 ,奠定了后来书学理论的基础 ,是中国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