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分析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液气比的影响因素及参数确定,在脱硫系统设计阶段,确定合理的液气比可以提高脱硫效率,降低系统电耗。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在考虑气体摩擦压力损失和扩散段液滴减速的压力回收基础上,推导出了一个准确、实用的文丘里洗涤器压力损失计算模型,并分别对3个具有不同喉管长度的文丘里洗涤器模型在液气比为0.4—1.0L/m3与喉管气速为33—58m/s条件下的压力损失进行了试验测量。结果表明:模型的理论预测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以为工程设计或优化操作时文丘里洗涤器压力损失的预测方法。
摘要:对湿式除尘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了湿式除尘器分级效率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影响湿式除尘器分级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液气比和气液混合物的速度,为设计和研制高效湿式除尘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溶液除湿装置是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填料预除湿器空气出口参数变化是这种新型溶液再生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文章通过定义湿度效率和等焓率预测填料型溶液除湿器的空气出口参数,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湿度效率和等焓率变化的因素。发现当液气比小于2.0时,溶液和空气入口参数变化对湿度效率影响显著;溶液和空气入口温度对等焓率影响大;随液气比增加,湿度效率增加,等焓率下降。文章最后通过线性拟合方法得到湿度效率和等焓率的数学表达式,为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理论建模提供理论基础。
摘要:以电厂电除尘器捕集的飞灰、空气、水为实验介质,采用单因素考察的方法,研究了液气比、液体喷射速度、气相速度对动力波洗涤器的压降、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降随着气相速度、液体喷射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利用实验结果拟合得出的压降数学模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可为设备的工业应用和放大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除尘效率随着液气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液气比达到8—9 L/m3时,除尘效率达到99.9%并趋于稳定;与文丘里洗涤器的对比实验表明:除尘效率相同时,动力波洗涤器压降仅为文丘里洗涤器压降的26%,雾沫夹带质量浓度为文丘里洗涤器的4%。
摘要: 详细分析了湿式除尘器中脱水装置的脱水机理,并对脱水装置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建立了脱水装置的极限风速和阻力系数与液气比有关的经验和半经验公式,为研究和设计其 他类型的脱水装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摘要:为提升除尘器性能,研究优化了KCS-180D矿用湿式过滤除尘器喷雾单元,并从声源控制途径展开了降噪研究。通过对传统喷雾单元现状分析,根据顺风喷雾雾粒运动轨迹微分方程,研制了一种可降低雾粒损耗、提高雾化效果和除尘效率的环形喷雾单元;分析发现噪声异常原因是风机导叶结构布局不合理,使流体发生紊流导致噪声异常,并通过试验得到验证。根据研究成果优化设计后,除尘器性能得到提升:液气比降低了10%;总粉尘除尘效率提高了4%、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提高了8%;除尘器整机噪声降低了17.6 dB(A),降低率为16.5%。
摘要:分析了铅电解阳极熔铅锅烟尘产生的机理及特性,确定了烟气净化工艺。根据多级喷雾塔脱除熔铅锅烟尘的试验研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优化设计关键设务。项目建成投产后,系统运行正常,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要求。
摘要:简要介绍了一项高效、经济的机械除尘技术,一种新型的旋流除尘离心机,给出了这种离心机除尘性能指标等的中期试验结果,指出了它的技术特点。
摘要:海水法烟气脱硫装置在运行中存在对燃煤硫分适应能力差、运行能耗高、设备腐蚀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在设计燃煤硫分工况下,可通过提高填料层高度、设置烟道导流板、加设固定填料装置等措施,以提高塔内海水和烟气的接触效果;在燃煤硫分超出设计值的工况下,可通过提高液气比和加入脱硫添加剂的方式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