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混合器"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油气水流量测量仪的混合器设计及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5期26卷 56-59,116页
作者:吴征 张瑞萍 刘彤 崔之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为了保证油气水流量测量的精度,研制了一种不占用中心通道的静态混合器,仿真和试验表明,在产生很小压差的情况下,混合器可以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为油气水流量精确测量提供了有效的均相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极涡流管式混合器的设计与混合效能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1997年 第6期16卷 566-574页
作者:蒋斌 雷鹏举 栾兆坤 汤鸿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文主要论述了依据絮凝动力学中涡旋理论设计的多极涡流管式混合器及其絮凝试验的研究结果,同时讨论了影响多极涡流管式混合器混合效能的管径及流量等因素,结果证实,该混合器适合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动力学反应特点。具有较高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稳定真空度混合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汽车技术》1992年 第9期 13-19页
作者:何新楷 范新民 杨海燕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通过对引进的IMPCO稳定真空度混合器进行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车用气体燃料发动机稳定真空度混合器的设计方法。按此方法设计的稳定真空度混合器,能够根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而控制空燃比,且工作安全可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功率柴油机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混合器仿真与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内燃机工程》2019年 第3期40卷 110-116页
作者:赵英良 朱智富 王胜 赵红 桂建华 陈鹏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266000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青岛266000 康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潍坊261000 
针对大功率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应用需求,设计了两种混合器方案,两方案的差别在于是否在喷射点前安装前置混合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两方案的气流轨迹、尿素分解率、分布均匀性及压力损失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D...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管道混合器原理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1990年 第2期6卷 58-59页
作者:范跃华 刘满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工系 
在净水厂设计和运行中,混合工艺对整个混凝沉淀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混合方式有许多种,本文介绍的是新近开发的一种适合集镇水厂使用的管道混合器,其特点是混合效果高,构造简单,制作安装容易,并具有调节混合强度的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器在多相流计量和标定装置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1年 第6期20卷 11-12页
作者:刘长虹大庆油田设计院 
为了减小或避免速度差 ,通常在多相介质混合处采用设置两相或三相混合器的方法 ,使得各单相介质流经混合器后多相介质混合均匀、流动稳定 ,以便较准确的对多相流进行计量和标定。混合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气液或油水两相混合器 ,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非道路用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混合器优化及验证研究
收藏 引用
《内燃机工程》2024年 第6期45卷 31-38页
作者:莫瑞 刘学渊 吴瑞婷 杨通云 乔梦雪 蔡文杰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昆明650224 云南省高原山地机动车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昆明650224 
为了解决装载机空间小、筒式后处理无法布置的问题,提出一种U型非道路用的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混合器优化及结晶性能验证方案。首先,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调式跌水网格混合器混合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 第11期25卷 98-100,103页
作者:张硕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092 
混合均匀度为评价指标,通过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可调式跌水网格混合器混合性能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混合均匀度随调节高度的增加而变大,最优设计参数条件下可达96%以上;该混合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流量增大31%时其混合均匀度仍可达9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碰撞式混合器的设计和使用
收藏 引用
《合成橡胶工业》1996年 第5期19卷 265-267页
作者:柳和生南昌大学机械电子研究所 
从反应注射成型过程对混合器的结构设计、操作条件等的要求出发,对碰撞式混合器的设计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超临界锅炉二级混合器内锥孔加工工艺
收藏 引用
《电站系统工程》2008年 第4期24卷 66-67页
作者:蔡延斌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高效率大型化锅炉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从制造300Mw、600Mw亚临界锅炉向超临界锅炉、超级超临界锅炉过渡,近几年国内新上的超超临界锅炉就有二三十台,其中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1000Mw、600Mw超临界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