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混声"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换声区的过渡——“混声”——校本课程《音乐艺术高考课程》教学案例
收藏 引用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2年 第5期 96-97页
作者:徐红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 
一、背景与理念现在,艺术类高考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教育大环境下,很多普通高级中学针对本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把艺考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与开发。(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是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近年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梅花——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21年 第6期 164-165页
作者:林敏(作曲)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团委艺术教育中心 不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男高音“混声”训练有关振源体协调与平衡的讨论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1年 第2期 152-153页
作者:傅学波菏泽学院 
在声乐技巧实践中,男高音的混声训练是极其必要的。从振源体的机能状态上,我们要发展"不习惯的机能",使振源体能按照我们的意志达到协调与平衡。从感觉上进行把握,我们应将声带的振动质量适度调整,特别音高在上升时,应在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民歌合唱的开拓者──谢功成及其混声四部合唱《阿拉木汗》
收藏 引用
《民族音乐》2012年 第6期 77-79页
作者:杨秋仪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谢功成先生1948年创作完成的混声四部合唱《阿拉木汗》,作为20世纪上半叶最优秀和最经典的民歌合唱之一,6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外合唱艺术舞台上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及合唱爱好者所普遍喜爱。《阿拉木汗》的创作成功,不仅标志着新中国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流行声乐演唱中的混声比例
收藏 引用
《艺海》2019年 第9期 55-56页
作者:李海涓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在流行演唱中,混声技巧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声音技法手段。如何使目前的流行演唱教学,在借鉴传统美声演唱混声技法的基础上,在混声比例上的操作如美声演唱那般,形成一个比较有规律性,并为流行演唱特点而服务的混声技法,将是流行演唱中的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女高音无换声区混声歌唱训练的探索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 第7期 113-114页
作者:刘杰君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女高音演唱以其丰富的共鸣、通畅且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取悦着听众。女高音声部的初学者往往会出现上下声音的不连贯、不统一,这是因为"换声点"的存在。混声唱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掌握好混声唱法的技术不但能够扩展音域还可以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歌唱的基本要素及美声唱法中的混声运用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3期42卷 133-134页
作者:马俊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学习和掌握美声歌唱的过程 ,等于用我们的歌唱训练来制造我们的嗓音乐器。歌唱的要素包括 :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 ,在歌唱的整个过程中 ,这四个要素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是一个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美声唱法要求真假声要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混声
收藏 引用
《科教文汇》2015年 第32期 149-150,172页
作者:孙磊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在掌握歌唱发声技术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忽视声带被振动而发音所起到的决定作用,也不能无限度地夸大胸、咽、头腔的共鸣作用。可以说没有声带这个器官的振动发音,人体的共鸣现象就不存在,这个因果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性别混声·台湾本色——“创作社”的《少年金钗男孟母》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09年 第5期 46-48页
作者:台北创作社剧团台北创作社剧团 
今年台北创作社剧团制作的新戏《少年金钗男孟母》,在台北城市舞台上演后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回响。本剧编导周慧玲自古典取材,以17世纪作家李渔的短篇小说《男孟母教合三迁》为本延伸改编,为这一出17世纪的奇观作品,赋予了更丰富的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男高音在歌唱中的真假声结合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3年 第12期36卷 79-81页
作者:李俊财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男高音在传统声乐演唱中是较难的一个声种。男高音声音浑厚,拥有金属质感,因此一旦在音乐会中出现,就会给观众带来非常强烈的情绪感受,同时也能够通过声音呈现出美妙的戏剧性冲突,使观众愿意参与其中。其中,真假声的发声方法与民族声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