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清流"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雅正与清流是书法创作的主旨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9期 154-155页
作者:言恭达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大教育家纽曼在任校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的精神和品行升华到博雅安的态度。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品行,健全地到达博雅高度即具备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泉淙淙涌清流——仫佬族作家潘琦的散文集《山泉淙淙》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 第3期7卷 69-71,74页
作者:韦秋桐 
拿到仫佬族作家潘琦的散文集《山泉淙淙》,书名和封面的图案把我带到熟悉的风景宜人的仫佬族山乡:一口山泉从山间涌出,九拐八弯,涓涓清流,淙淙潺潺。这里有泥土的芳香,有石山的傲伟,有溪水的洁净,有歌声的漫扬。年轻作者所执着追求的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以艺术的名义——访新艺术创造和教育的倡导者刘亦嫄、林正禄——刘亦嫄:素人艺术,逐本源而扬清流
收藏 引用
《三月风》2016年 第6期 28-31页
作者:张西蒙《三月风》编辑部 
简单来说,艺术或许可以被称作是“有技术的创作”,几乎包括了所有与人生密切相关的创造性学问,逐渐演变为哲学与科学的抽象实体。在关乎艺术的本真上,是技巧先行还是创意先行的争辩持续了几个世纪。然而这都不是渴望艺术的人应当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俗与清流——论元末文人雅集中的书画交游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6年 第8期 111-115页
作者:王进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元末文人雅集兴盛,以玉山雅集为代表的一系列文人雅集成为士人群体建构其个人礼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方式。士人之间的诗文唱和、观书读画、题跋赠序等活动,在雅集酬唱中完成学识、技艺以及情感的交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舞台的一泓清流——评现代湘剧《苏秀才》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2013年 第10期 119-120页
作者:曾致湖南广播电视台 
在高腔和弹腔交织的优美旋律中,享受的是湘剧艺术的迷人魅力;从起伏跌宕的故事里,重点讲述了一个革命者、一个旧知识分子和一个旧军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在恰到好处的舞美架构中,展现的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湘东风情;在演员的精彩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视角 大题材——观话剧《清流》有感
收藏 引用
《影剧新作》2017年 第2期 24-26页
作者:谭依林南昌大学 
由萍乡采茶歌舞剧团创作演出、参加第六届江西艺术节剧目集中展演的话剧《清流》,是地方剧团低成本、小制作,表现反腐倡廉大题材的成功艺术尝试。《清流》讲述了一个原本年轻有为的县长在利益诱惑下,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故事。话剧采用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现代花鸟画的两支清流——张大壮、黄幻吾花鸟画价值分析
收藏 引用
《收藏投资导刊》2018年 第12期 28-35页
作者:杨艳丽《收藏投资导刊》编辑部 
当我们提到近现代花鸟画的时候,总会想到潘天寿、李苦禅,假如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来形容他们的艺术风格,用“雄浑”一词是颇为允当的,而以张大壮、黄幻吾为代表的另一脉风格可以用“冲淡”来形容。前两者的作品更多体现的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清流雅望,别创一格
收藏 引用
《中国广告》2017年 第3期 122-124页
一个人、一封信、一支话筒、一束青白的追光、没有太多的观众、无需多余的道具、《见字如面》用“极简主义”压倒大制作、大场景、大舞台的神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谭崇正之清流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21年 第11期 102-105页
作者:刘曦林不详 
当下的艺坛是一种泥沙俱下的状况,但谭崇正是一股清流,这里包括心态,也包括艺术语言。就心态来讲,他的心始终关注着人民,关注着时代,也比较沉稳,近年几乎每年都有力作问世,并不是在市场上那么浮躁地炒作游动的艺术家。从艺术语言来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流而赋诗——南宋马麟画作《静听松风图》艺术特色探究
收藏 引用
《国画家》2014年 第6期 72-73页
作者:孟庆林 
一、马麟与《静听松风图》马麟生于绘画世家,祖上五代都是有名的宫廷画家。尤其是其父马远.被后人和书画界尊为南宋边角山水的创始人。马麟继承了父亲的绘画造诣.担任宁宗和理宗时期的画院祗候。现在我们看到马麟传世的两幅重要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