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游径"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游径视角下国家公园的空间表征——以美国国家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3年 第3期39卷 53-59页
作者:何疏悦 程敏 石依卉 晏绮宁 汪瑞霞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南京210037 
国家代表性语境下,将国家公园建构成为文化语境中的一类国家意象符号,能够有效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及国家认同感。游径空间作为全民公益性背景下公众接触国家公园的主要渠道,具备承载传递自然保护意识及文化审美感知的天然属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城市生态林游径建设
收藏 引用
《林业科技开发》2015年 第6期29卷 168-171页
作者:俞莉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31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植树造林,发展城市林业,有效增加了城市的基础生态空间;但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和持续增收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实行分类管理,借鉴国外经验,建设生态林游径,可促进生态旅经济发展,综合发挥城市林业的生态、社会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州立游径的分级与分类——以明尼苏达州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14年 第10期30卷 116-119页
作者:张婧雅 魏民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游径作为居民户外憩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重要性在我国近些年的景观设计及景区规划中日渐显现,并逐渐成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居民户外憩需求日益高涨之间矛盾的有效途游径系统规划与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据地理特征、规划目标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景观交互性设计理念的线性憩空间优化——以合肥市三十岗湿地保护工程的游径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 第2期33卷 115-119页
作者:丁明静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安徽阜阳236032 
作为2012年第二届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会城市规划设计金奖项目——合肥市三十岗湿地保护工程一直在进行深化和建设当中;在近期的游径设计实践中,以游径作为媒介,引入景观交互设计理念,从媒介、环境和人三方面入手,对景观交互设计进行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河源地区历史文化游径服务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湖南包装》2024年 第6期39卷 146-149,177页
作者:宋洁 翟橙 鄢莉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广东河源517500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6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60 
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探索河源地区历史文化游径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通过访谈分析历史文化游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互动机制,结合价值共创理论设计个性化定制旅模块、塑造主题线,提升用户体验感,从而达到服务价值共创。构建“文化+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内外游径系统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 第3期28卷 37-40页
作者:刘亮亮 贾云龙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财经管理系河北石家庄050061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发展改革局河北邢台054000 
交通道路体系是旅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游径系统的分类、功能和作用、管理机制以及规划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借鉴国外游径系统发展经验,建立我国特色的游径体系,更好地为我国旅事业服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绿道游径规划网格量化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天津建设科技》2024年 第6期34卷 17-19页
作者:姜恒 郭淑霞 陈文钊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 
为了给绿道游径规划方案比选提供支撑,以北京市大兴区的绿道规划方案比选为例,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的绿道游径规划要综合考虑8类资源或设施的要求为理论基础,通过专家打分,赋予各类资源或设施权重,结合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游径系统发展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建筑》2022年 第4期29卷 74-78页
作者:彭彩婷 张河清 王蕾蕾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游径概念被官方正式使用是在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国家游径系统法案》,游径在国外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然而国内游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梳理2000-2020年我国游径系统发展的研究状况,研究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铁路遗产再生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19年 第11期49卷 13-19页
作者:谭立 孙雪榕 李倞北京林业大学 
废弃铁路具有转化为慢行廊道的巨大潜力,在欧美国家已经有了大量实践&美国铁路游径的开发、设计和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包括“铁路变游径”模式和“铁路并游径”模式两种典型模式&前者为历史上铁路游径运动的主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憩网络空间景观交互性设计研究——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例
收藏 引用
《安徽建筑》2019年 第5期26卷 161-165页
作者:丁明静 李峻峰 刘馨蕊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阜阳市憩网络的构建,依托淮河文化线路,从外部衔接和内部机制整合两个方面分析阜阳市憩网络空间建构的机制和实施途。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核心,结合滨水游径和湿地保护带为载体空间,以景观交互性设计理念对阜阳市憩网络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