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浅析游离端缺失高熔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卡环设计海军411医院口腔专科中心李景辉,陈官辉,宋培智在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Kratoch─vil1963年提出RPI卡环组合设计;Eliason1983年提出RPA卡环组,以圆环形卡环的固位臂代替I杆,目...
摘要:目的采用有限元法研究套筒冠义齿在牙槽骨不同吸收程度情况下基牙在不同方向的位移及基托下支持组织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Solidworks有限元软件,根据牙槽骨不同吸收程度,建立8组套筒冠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8组模型中基牙位移及各模型基托下支持组织应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各模型位移方向一致,基牙位移垂直方向向根尖移位,水平方向由近中向远中移位,随着牙槽骨吸收的增加,位移加大。各模型基托下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较均匀,随着牙周支持组织吸收程度加剧,会导致支持组织应力增大,但这种变化是逐渐的,未见明显的突变区。结论对牙槽骨吸收严重的牙周病患牙,设计上应该增大义齿基托面积,减轻基牙承受的力;套筒冠义齿适用于修复游离端缺失的病例。
摘要:目的:比较套筒冠、精密附着体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患者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选取游离端缺失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90例,其中63例行圆锥形套筒冠修复,51例行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76例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修复体后1、3、6、12、18、24、30、36个月复查,评价咀嚼效率、成功率、稳固性、患者满意率。结果:咀嚼效率依次为91.5%、86.8%、76.4%;成功率依次为96.4%、85.4%、79.1%;稳固率依次为96.4%、84.7%、68.3%;满意率依次为96.4%、84.7%、69.6%。咀嚼效率组间比较结果为X^2=6.38,P=0.03。结论: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中度慢性牙周炎,套筒冠修复游离端缺失患者效果较精密附着体以及可摘局部义齿更为理想。
摘要: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是临床较常见和较复杂的牙列缺损修复。根据义齿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如作用于基牙的扭力矩,义齿基托与基牙负重的差异等。临床常见远中积压基牙创伤及牙槽嵴黏膜压痛。由于游离缺失患者口腔内情况各异,临床义齿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较多。近年来,国内学者致力于远中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设计的研究,以求达到义齿对正常组织的最小损害和有最大的支持与稳定。
摘要:目的:评价维他灵(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用于游离端缺失的临床修复效果,为游离端缺失义齿修复时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游离端缺失、拟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修复,对照组30例采用钴铬合金整体刚性铸造支架式义齿修复。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估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设计支架式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设计支架式义齿与钴铬合金刚性支架式义齿相比较,患者在美观性、舒适度和语音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用于游离端缺失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远期效果及对基牙和支持组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摘要:目的:针对后牙游离端缺失,以弹性义齿技术与合金铸造支架技术相结合制作可摘义齿,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物理镶嵌原理使弹性义齿材料与金属网格支架相结合,前牙区以弹性义齿仿龈卡环代替以往的金属卡环,尽量减少金属基托的体积。结果:经过2年多的临床应用,患者普遍感觉较美观、轻便、舒适,功能良好;客观检查前牙区美观,基牙及义齿稳固,抗摆动性能强于金属卡环。结论:弹性镶嵌技术针对后牙游离端缺失而言,不失为一种适合国情的新技术,完全符合设计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0例游离端缺失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实施活动义齿修复,行常规取模设计制作,义齿戴入和复查。观察组则采用种植业技术进行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咬合效率、成功率、稳固性、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4.4%(17/18)、94.4%(17/18)、88.9%(16/18)和94.4%(17/18),对照组分别为81.3%(13/16)、81.3%(13/16)、75.0%(12/16)和81.3%(13/16),各项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临床效果好,成功率高,患者较为满意。
摘要:目的总结单侧和双侧磨牙游离端缺失患者应用精密附着体进行修复设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球状快套式附着体为6例磨牙游离缺失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随访6~12个月,分别从主观感觉、口腔检查和X射线检查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异物感小,咀嚼功能和固位稳定性良好,口腔检查基牙无松动,黏膜无红肿压痛。附着体5例完好无损,1例戴牙后半年附着体窝状对应咬合面断裂。X射线检查基牙根尖区无骨质破坏,牙槽嵴硬骨板无明显吸收。结论精密附着体修复磨牙游离端缺失效果好。
摘要:目的:分析维他灵(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浙江省新华医院中符合标准的游离端缺失、拟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共计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维他灵(Vitallium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修复对游离端缺失予以治疗,而对照组则运用笔者所在医院常规游离端缺失修复方式(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式义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评价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设计支架式义齿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义齿较对照组更加美观、舒适,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咀嚼功能和固位能力均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llium 2000应力中断支架式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效果良好,远期效果及对基牙和支持组织的影响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摘要:随着修复手段的提高,精密附着体可摘一固定义齿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附着体通常由阴阳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固定于基牙上,另一部分与义齿支架相连,两者高度嵌合,通过摩擦力和机械锁扣固位。单侧游离端缺失的患者临床上采用常规活动义齿修复,为防止义齿的下沉、摆动、旋转以及避免缺失侧基牙的损伤,一般将固位体放置于缺失侧和对侧基牙上形成双侧设计。双侧设计使患者的异物感增加,影响发音且美观性较差。精密附着体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美观性。作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球形精密附着体对22例单侧游离端缺失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