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湖北民歌"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六朝湖北民歌
收藏 引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 第2期16卷 59-61页
作者:王齐洲湖北大学 
本文以全景式视角对六朝湖北民歌产生和繁荣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独到的分析、评价和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国后湖北民歌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8年 第21期 184-185页
作者:刘亦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湖北是多种文化的交融地。湖北民歌是劳动人民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与审美情趣的真实反映,它有着独特的风格。对湖北民歌的研究从对民歌的搜集整理和音乐形态、实地调查报告、概况、演唱、传承与保护及民间歌手等方面展开。本文通过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北民歌《龙船调》的艺术风格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1年 第11期 96-96页
作者:方迪星湖北咸宁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 
湖北民歌《龙船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演唱者要把握好歌曲独特的风格,只有了解歌曲的起源、发展,分析词曲结合的意境,了解歌曲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掌握歌曲中独到的说唱等,才能真正唱出其中的艺术内韵,把民歌发扬光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今昔楚声探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0年 第4期 135-141页
作者:杨匡民 李幼平 
湖北所处的江汉地区,是两千多年前孕育异彩纷繁楚文化的古楚地,它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楚文化的遗存。楚声作为楚文化中包含一切音乐、舞蹈现象的艺术范畴,它亦在今天的湖北民间艺术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源于“沃土”回归“沃土”——《哪有闲空回娘家》的创编与流传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 第4期 51-55页
作者:胡曼荆州市艺术研究所荆州434020 
民间音乐不断为现代各种艺术创作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各种艺术成果中吸收养分。《哪有闲空回娘家》源于沃土,又回归沃土,这种互为补充、双向渗透的艺术规律,正是我国民间音乐与艺术创作繁荣昌盛、永不枯竭的根本所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民族声乐实践中演唱定位的认知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2017年 第6期 34-35页
作者:徐桦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 
中国民族声乐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情、声、字、腔相映生辉,浑然一体的演唱艺术,其时间延绵之长,形式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其演唱方式扎根于民间。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应体现在规范演唱技术基础之上的对民族风格、地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龙船调》编创历史之考证研究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 第3期 53-61页
作者:赵娟 余开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近年来关于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的编创成名史之争一直难辨真假,莫衷一是。为弄清这一民族音乐文化精品的来龙去脉及编创历程,还原历史真相,笔者通过访谈、查找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争议的不同观点和说法进行了认真的梳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声乐演唱中如何体现民族风格
收藏 引用
《歌唱世界》2015年 第7期 32-34页
作者:张伟天津音乐学院 
声乐演唱是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除了讲求各个歌唱器官的协作、平衡外,还是一门集生理、心理、语言、音乐、表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科,它是人类用自己的声音来抒发情感、交流感情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方式。在所有的音乐表演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独山花灯历史渊源与形态特征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艺术论丛》2007年 第1期 339-352页
作者:石文龙 
一、花灯历史源流花灯源于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活动。它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广西等省的花鼓、采茶、彩调等剧种属同一类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除语音不同,在发声吐字或耍腔各有其习惯唱法外,从表演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北薅草锣鼓的分布与特点
收藏 引用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7期37卷 19-23,57页
作者: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薅草锣鼓是湖北全境都流行的民间文学样式,是长江中游联曲体民歌的代表。依据近三十年来湖北各地编印的《民间歌谣集成》,结合田野考察和文献追溯,可以发现,薅草锣鼓是湖北省一种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形式,可将其分为荆楚、秦楚、巴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