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湿陷性土"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湿陷性土的某些变形特征
收藏 引用
《路基工程》1993年 第4期 73-78页
作者:尚继红铁科院西北分院 
本文介绍了湿陷性土浸水前后发生变形的试验研究情况。设计的试验方案是研究某些重要因素诸如初始含水量、干密度和施工压力对此类变形的影响。以不同的初始含水量和不同的干密度制备了几组试样,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做常规三轴试验。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湿陷性土的超重锤夯实
收藏 引用
工基础》1992年 第2期6卷 47-48页
作者:И.Г.рабчноъц 郭见扬 
建筑场地地面下8-12m为黄湿陷性亚砂和亚粘,其下为非湿陷的亚粘和粘,质条件属Ⅱ级自重下湿陷量可达16-36Cm。最初设计拟建多层质垫层地基,即挖深8-10m后再分层回填用3-5T重锤夯实或压路机碾压,分层厚度前者为1-1.5m后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湿陷性土的载荷板试验
收藏 引用
《路基工程》1995年 第5期 72-75页
作者:Yakov M. Reznik 马原生 
1 引言 即使最完善的室内测定岩、性质的方法,也不可能完全重现地基—基础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因此,必须把岩、试样的大小及取样过程中天然状态的变化做为已得到的试验结果中的极重要的未知因素加以考虑。载荷板试验结果的应用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湿陷性土引起的单桩负摩阻力理论预测模型
收藏 引用
《交通科技》2009年 第4期19卷 23-25页
作者:管小青 刘春玲 赵法锁 赵杰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贵阳550001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西安710054 
利用Randolph的桩相互作用模型,建立了单层和多层湿陷性土引起的单桩桩周负摩阻力的预测模型,推导了单桩负摩阻力的预测公式。利用此公式,只需知道体的剪切模量和静载荷试桩桩顶的沉降,便可以方便地对湿陷性土引起的单桩负摩阻力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伊宁、霍城湿陷性土分布特点及特性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勘察设计》2017年 第4期 100-101页
作者:袁道陇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研究所 
伊犁地区的伊宁、霍城县是“一带一路”伊犁线的末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大开发建设,伊宁、霍城县的工程建设量逐渐增多。该地区表层多分布细粒,丘陵区多为风积形成的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于湿陷性土渠基处理措施的方案比选分析
收藏 引用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 第1期23卷 69-74页
作者:王健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0 
对于渠段湿陷性长度较长,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差,坡度较陡,坡下有高速、国道、农田、居民区及工厂等重要保护对象的渠道,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渠道地基湿陷性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湿陷性土处理方案的比选工作中,为验证本工程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强夯法在采煤沉陷区湿陷性土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山西建筑》2018年 第17期44卷 78-80页
作者:陈轩 姜波 李永祥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25 
以阳泉市采煤沉陷区内某工程为例,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加固后地基的现场平板载荷试验和探井取试样室内试验结果分析,指出加固后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地基湿陷性全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疆湿陷性土的特性和湿陷性地基的处理
收藏 引用
《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 第5期14卷 47-48页
作者:裴存建 陈岩斌 惠建奇新疆城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呼图壁县城建局新疆呼图壁831200 
系统总结了新疆湿陷性土的类型和各种类型的处理要求和处理方法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压旋喷桩加固预应力管桩桩端湿陷性土持力层施工技术
收藏 引用
《探矿工程(岩钻掘工程)》2012年 第11期39卷 65-68页
作者:徐建忠 诸葛艺 程海义浙江省山水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6 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静压预应力管桩桩端湿陷性土层持力层的施工技术。由于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没有提供桩端湿陷性土层的有关资料,在大量静压预应力管桩成桩且经静荷载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后,随着成桩时间的延长,成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激光衍射法的湿陷性土粒度分布研究
收藏 引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 第6期40卷 49-54页
作者:张诏飞 李西鹏 席伟中铁资源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河北廊坊065000 
通过对刚果(金)南部不同矿山的湿陷性土试样进行激光衍射法测量试验,分析试样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试样主要粒组为粉粒组和细砂组,粒度分布曲线具有双峰特征。参照国内标准,其工程分类为含砂低液限黏;按分形理论分析,其具有显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