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演述"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图像、叙事及演述——“第七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综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 第2期36卷 173-176页
作者:孟令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第七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可分为三大议题,即针对口头传统与图像叙事的综合探讨、基于历史创作的专题论以及视觉艺术的多视角关注。然而,不论从历史探索的角度,还是在当代全球化的层面,图、文、言的交叉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布莱希特“间离”理论视角下我国古代戏曲的演述方式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7年 第2期 19-23页
作者:王丹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以布莱希特"间离"戏剧理论反观我国古代戏曲,可见剧中人念诵后世诗词、引用后世称谓等"错位"现象,及剧作家通过场上演述者身份的转变或娱乐观众,或借演述者之口进行评论干预,都是造成"间离"的重要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德宏傣族人生礼仪念词的演述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 第4期 75-84页
作者:刀承华云南民族大学 
德宏傣族人生礼仪念词是活性形态的系列民间作品,至今仍在德宏傣族民间相关仪式上广泛流传,其演述形式特殊,和一般文学作品的演述决然不同,具有表人类学“场景”震慑的心理隐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婚姻礼俗歌的演述
收藏 引用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 第1期31卷 20-24,35页
作者:夏云冬 魏进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婚姻礼俗歌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的民间文学艺术,也是民众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族婚姻礼俗歌不仅样式特殊,内容还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佤族婚姻礼俗歌的演述目的、演述策略及演述效果对佤族民间口头艺术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演述中的治病咒语:一种神秘的语言
收藏 引用
《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 第2期 25-29页
作者:冯文开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直以来,人们经常把治病咒语归类迷信的范畴内,而不是把它与医术归类在一起;文学理论界也瞧不起这些治疗疾病的咒语,把它们划入一种缺乏艺术性的、单调乏味的范畴。事实上把口头与书写、迷信与科学、语言与非语言等要素放在治病咒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及其演述活动的田野调查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2期12卷 86-90页
作者:刘晓敏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爬山调是在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形式。乌拉特前旗是爬山调传唱较为集中的地方。笔者以乌拉特前旗爬山调传承人及其演述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口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当地爬山调的发展现状、传承人的功能与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仪式与表中的文化传承——苗族古歌演述的民俗背景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5期 9-15页
作者:吴一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苗族古歌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应归功于独特的民俗背景及其传承方式;其中,演述场景、演述禁忌对古歌传承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深刻影响;而在其传承方面,则主要有师传学歌、家学渊源、神迷顿悟、自学成才四种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绚丽多采的艺术创造——’94西安市新创作剧(节)目汇演述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1995年 第1期 26-29页
作者:苏育生 
’94中国西安古文化艺术节落下帷幕不久,西安市文化局又成功地举办了新创作剧目汇报出。94年11月2日至9日,市属剧团以及周至县剧团共推出12台新戏,给相当沉寂的戏剧舞台敲响了锣鼓,增添了光彩;也给观众带来了喜悦和希望。 经过认真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崛起的希望──广西“五菱杯”民族舞蹈调演述
收藏 引用
《舞蹈》1995年 第2期 12-13页
作者:金涛 
崛起的希望──广西“五菱杯”民族舞蹈调演述评金涛为了弘扬民族文化,鼓励创作,繁荣民族舞蹈艺术,广西文化厅、广西舞蹈家协会等联合于1994年12月26日至29日在南宁举办了广西“五菱杯”民族舞蹈调。这次全省的舞蹈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仙道化剧 元杂剧中的道教文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21年 第12期 66-67页
作者:王晓芳 吕稳醒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元代神仙道化剧形成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元代神仙道化剧所体现的道教文化,展现了当时道教的社会影响。通过对这些剧本的解读,可以了解道教文化的发展轨迹。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的重要形式,也是道教文学、戏曲的重要体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