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沼气燃烧速度慢是造成沼气发动机燃烧持续期长 ,燃烧效率低 ,后燃严重 ,排温高、可靠性与经济性差的根本原因。该文利用快压机对沼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 ,提出了改善火花点火沼气发动机性能的快速燃烧方法 ,设计出了包括燃烧室在内的快速燃烧系统 ,并将其用于 6 16 0沼气发动机发电机组的开发 ,大大提高了沼气在发动机中的燃烧速度 。
摘要:介绍了火花点火式变组分煤层气发动机的主要设计过程。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在不同点火提前角、不同甲烷浓度和不同压缩比时对该发动机的起动、怠速稳定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组分煤层气发动机起动、怠速稳定,带负荷工作可靠。通过控制合适的空燃比,可以适应甲烷浓度大范围变动的煤层气燃烧。未燃HC和CO排放量随负荷、甲烷浓度增加而降低;NOx排放量随负荷、甲烷浓度增加而增加。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预燃室燃烧系统的研制过程,新设计的燃烧系统工作可靠,性能优良。试验结果表明:预燃室内混合气着火稳定、火焰传播迅速;主燃室燃烧速度高、持续期短、无后燃现象,整机性能比原机有较大提高。
摘要: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 ,使得代用燃料发动机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介绍了火花点火式变组分煤层气发动机的主要设计过程 ,分析了此类型发动机在改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 ,对该发动机的起动着火性能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针对CA6102发动机燃烧慢、循环变动率偏大等问题,对进气道和燃烧室进行了改进。研究了不同进气道和燃烧室结构(六种匹配方案)对燃烧过程和性能的影响。发现涡流比和性能之间无单调的相关关系,与燃烧期之间存在二次抛物线型的逆变相关关系;CA6102发动机合适的涡流比在0.9左右;燃烧室设计因素中火花塞的位置对燃烧过程和性能影响最大,火花塞靠近中心布置方案同原机相比,最低燃油消耗率降低了4.1%,最大扭矩提高了4.3%。
摘要:为了研究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的燃烧过程和缸内气体运动规律,应用CFD软件对一台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多维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了发动机缸内气体的流场、温度场及火焰传播等计算信息,并分析研究了压缩及燃烧过程中缸内气体的流动规律及温度分布规律以及湍动能对火焰传播的影响,为燃烧室的设计及燃烧过程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性指导。
摘要:使用CDAJ公司的CFD软件STAR-CD对某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的缸内压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模拟计算获得了试验不易得到的缸内气体速度场、温度场等信息,为燃烧室设计及燃烧过程优化提供了理论性指导。
摘要:近年来,由于能源和环保的要求,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以高效、低污染燃烧的优点正在迅速发展。为了分析和研究这种发动机的运行特性,预测多种参数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将零维模型应用于气体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中。试验表明,模型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拟计算弥补了实验测试中的不足,可以从更深层次地认识气体燃料发动机的运行特性和规律。
摘要:人们已研究出一种由电晕风产生火花放电的新型火花塞。这种火花塞的电极设计成只要一施加高电压(但低于击穿电压)就产生电晕风,电晕风带着点燃的混合气离开火花塞的两个电极,减少了从被点燃的混合气将热传导到电极所造成的热损失。这种新系统有助于点燃贫油混合气,为提高点火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改善了循环变化并降低了HC排放量。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弹形储气瓶中。
摘要:针对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的单一燃料稀燃天然气发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维燃烧数值模拟计算,设计出直口碗型燃烧室;通过一维燃烧数值模拟设计计算,设计出0°CA气门重叠角的配气相位;通过气道稳流试验设计出较原柴油机涡流比低15%的进气道.通过对进气空气量的控制设计、燃气供气量的控制设计和点火控制设计进行了满足高排放要求的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对适应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燃烧系统设计、燃烧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过程的优化研究、发动机控制策略的研究,开发出了满足国家第Ⅳ阶段(国Ⅳ)排放标准的火花点火稀燃天然气发动机.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