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灯戏"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河南新县地灯戏艺术特色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剧》2022年 第5期 75-76页
作者:刘波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灯戏,又称“地摊”“地溜子”等,是流行在大别山一带的民间歌舞小。该剧种通常为一丑、一旦,或者是一丑、一旦、一生进行表演的“二小”“三小”演出形式,在锣鼓伴奏中,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插科打诨、逗乐演故事。地灯戏在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灯戏的生态与传承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 第6期23卷 22-27页
作者:邹世毅湖南省艺术研究所 
中国灯戏剧种文化生态是中国文化生态构成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曲艺术剧种间关系以及影响曲艺术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等因子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系。花灯戏剧种文化生态,在6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交流、互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常的回归与镜像的隐喻——再看新编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的现代性启示
收藏 引用
《四川剧》2019年 第1期 33-36页
作者:侯文辉 万江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传统曲舞台上的包公以铁面无私、睿智若神示人,然而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却以它独特的艺术视角刻画出了一个平凡、日常而又丰满的包公形象。本文拟从角色塑造的"日常化"回归、剧情设计的"镜像化"隐喻、表演形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灯戏·傩
收藏 引用
曲艺术》2007年 第3期28卷 70-75页
作者:高翔武汉市文化创作研究中心 
本文从灯戏的民俗活动中,对曲的发展成因作了细微的梳理与考察,通过田野调查的实证研究,推绎出民俗活动中发展出来的,从傩灯戏再到楚的演变轨迹,进一步确证了民俗活动与曲艺术所具有的内在的共生共荣的亲和关系,从而表明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剪影
收藏 引用
《四川剧》2010年 第6期 F0002-F0002,F0003页
9月14日-1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厅、中共南充市委、南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曲研究所、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市文化局承办的“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在南充隆重举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赣南客家采茶腔曲牌的音乐形态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22年 第6期 21-26页
作者:欧阳绍清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赣南客家采茶是目前流传于江西赣南的赣州、赣县、安远、信丰等18个县市,同时也流传于江西中部的遂川、万安等客家方言居住区的演出形式为“两旦一丑”的地方,起初是由赣南地区九龙山一带的采茶歌和粤东地区流行的采茶结合而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成都茶馆里的灯戏演出
收藏 引用
剧文学》2016年 第3期 138-141页
作者:李阳四川师范大学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影视与传媒学院 
成都最早的园从茶馆中衍生,茶馆演出在老成都盛极一时。现代化的成都,依然保存着茶馆演出的风尚。以川北灯戏为代表的通俗、乡土艺术,演出形式、场地多样;广场、院坝、田间、庙台等均可见其踪影。茶馆,这一特殊的观演场地,非常契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节日催生剧——以灯戏为例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5年 第1期 129-133,155页
作者:彭恒礼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475001 
灯戏是中国传统剧中比较独特的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元宵节期间的装扮表演,后来受昆、弋等大影响和节日剧市场需求刺激,清中后期发展成一种演剧类型。这说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剧生成的源头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守护传统 回归乡土——对当前四川灯戏保护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四川剧》2007年 第6期 23-24页
作者:郭勇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现存的四川灯戏,由于社会改造、时代推进等作用力,加剧了它与传统的脱节,也弱化了它的乡土色彩。为此,需要针对灯戏生息的特殊需求、特别个性,在扶持与保护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更细致的呵护。将灯戏与其附着对象(如传统节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北灯戏艺术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四川剧》1993年 第2期 21-25页
作者:王化 
川北嘉陵江、涪江、渠河流域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曲艺术种类多.巴渝舞、傩早见于先秦,角抵汉代已有,灯戏、木偶、皮影、杂技、猴的幼苗在唐宋时就破土而出。明末清初川剧兴起,晚清班、社纷组,名角迭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