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灯戏"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耍狮子与傩文化关系蠡测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 第1期7卷 10-19页
作者:高登智 
耍狮子也就是跳狮子舞,在我国的广大农村是比较受各民族群众欢迎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不单是汉族,就是彝、白、瑶、布依、哈尼、水、阿昌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中,每逢节日和婚丧嫁娶大都耍狮子籍以助兴,热闹非凡。从各民族的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曲诸腔的入川与流变
收藏 引用
曲研究》2004年 第1期 309-324页
作者:周企旭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一四川曲史链的断裂与衔接四川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长约半个世纪的浩劫:南宋末至元十九年(1237—1282),蒙军跃马人川践踏,四川已超过唐代的发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已有600多万的人口锐减至约60万。明崇祯五年至清康熙十九年(1632—16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悲欢交响曲 凤阳花鼓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00年 第6期 56-58页
作者:张颍 陈玲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花鼓)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种。凤阳花鼓是花鼓的一种,花鼓在民间本来是流传很广的,如湖南花鼓,淮北花鼓、皖南花鼓等,各有其不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咳子现状调查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5年 第S2期 83-84页
作者:唐蕾 
咳子又称"嗨子",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定义是因其每句起腔前先"咳/嗨"或"哎嘛"后再唱而得名;又因其曾经服装道具简单,两只花篮一挑就能赶集串乡流动演出,而被群众称为"花篮";同时因其早期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跩”两千年——解秘“中国曲活化石”芦山花
收藏 引用
《大视野》2006年 第3期 29-31,28页
作者:高富华 王永 
一种原始形态的演剧艺术被称为"汉代文物之乡"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县城有2300年的历史,是雅安建县最早的县,而且还是秦汉时期的汉嘉郡治所。地方曲芦山花就在这里闻名。清朝乾隆年间的《芦山县志》记载,芦山花在北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坚持服务群众 发展群众
收藏 引用
《四川剧》1989年 第5期 8-8页
作者:胡世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此间,群众剧也同群众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姊妹艺术一样,以其置根生活,服务群众的特点展示出迷人的风姿,为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繁荣社会主义剧做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赣南采茶
收藏 引用
《地方文化研究》2023年 第2期11卷 F0002-F0002页
作者:钟金烨不详 
赣南采茶,又称“”“茶灯戏”,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有着“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据《中国剧曲艺词典》记载,赣南采茶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时期赣南安远县九龙山的采茶,其历经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经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写在新年到来之前
收藏 引用
《四川剧》1992年 第1期 3-3页
本刊同尊敬的作者、读者一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剧艺术的共同努力中,送走业绩辉煌的1991年,迎来我国的又一个新年。 1992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头。中共四川省委于1982年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之后,至今已届10年。这一号召,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包公,请您留下!
收藏 引用
《上海剧》1990年 第3期 53-53页
作者:拾风 
1989年12月,川北灯戏首次来上海演出,他们富有山民自然古朴、幽默隽永风格的剧目和表演,引起上海文艺界浓厚兴趣。《包公照镜子》这个剧目,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里的包公,与常见的正冠端带、铁面威严的包公不大一样。这是一出心理剧,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梨园盛事八十载 艺苑留香今犹存 川剧界隆重纪念“三庆会”组建80周年
收藏 引用
曲艺术》1993年 第1期14卷 60-60页
作者:蜀音 
在80年前辛亥革命成功的巨大影响下,由杨素兰,唐广体等为代表的川剧演员,联合太洪班、舒颐班等八个班社,集昆曲、高腔、胡琴、弹灯戏五种声腔为一体,汇生、旦、净、末、丑齐全行当,于1912年建立了川剧第一个由艺人自主、民主管理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