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烧瓷"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坤伶大王”刘喜奎葬于何处? ——与胡沙同志商榷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4年 第3期15卷 81-82页
作者:张琪瑶 
在阅览《戏曲艺术》时,有幸恭读了胡沙同志为刘喜奎先生撰著的《刘喜奎传》,文章的内容丰富,翔实具体,读后给人以启迪和遐想,令人感奋而崇敬。然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胡沙同志在其文章的最后曾有一处写到:“刘喜奎1964年在北京逝世,安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馆藏民国徽章探究档案背后的抗日故事
收藏 引用
《档案管理》2015年 第4期 78-79页
作者:宋淑睿 冯馨雨河南省档案局 
"一枚徽章一段历史,一枚徽章一个故事"。徽章是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是历史和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标识物,方寸之间记录着社会变革和悠悠岁月的历史。河南省档案馆馆藏有一千多枚民国时期的各类徽章,包括证章、勋章、纪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定窑造型艺术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1989年 第3期6卷 41-49页
作者:毕南海唐山陶瓷研究所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的烧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艺术成就极高。在几百年的连续造中,定窑生产了千姿百态的精美器物,创造和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笔者曾参加了河北省轻工厅组织的定窑恢复研究工作,并执笔撰写了《定窑造型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西 国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品
收藏 引用
《中国艺术》2017年 第8期 16-21页
作者:王川镇江市作家协会 
公元前139年,当张骞奉旨出使“凿空”西域的时候,他绝不会意识到,驮在骆驼背上的那些物品,会被全世界的人当成奢华的艺术品来对待;也没有意识到,在他之后竟然引发了长达两千年的东西方交往,通过这条茫茫丝路,东西方的艺术一直有着不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博会:六年“亮”出新姿色
收藏 引用
《当代江西》2010年 第1期 34-35页
作者:赖家勇 
2009年10月19日上午,深秋的景德镇,古窑,一改往日的宁静,变得喧闹起来。因为,迄今为止世界上遗存最完整、最古老、体积最大、烧瓷最多的柴窑——景德镇清代镇窑在这里举行复点火仪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此壶虽小 竟能“集各国工艺之大成”
收藏 引用
《地球》2017年 第11期 69-75页
作者:滕玲 
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千年不灭的陈炉窑火
收藏 引用
《明日风尚》2007年 第5期 32-35页
作者:陈团结EyePress 
作为耀州窑一脉单传的制造基地——陈炉,位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一个乡土小镇,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耀州窑遗址内涵丰富,保存完整,文化层叠,关系清晰,是我国古陶艺术的一笔珍贵遗产。耀州多为青中泛绿,晶莹滋润,制品&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火泠窑
收藏 引用
《大美术》2005年 第4期 102-105页
作者:沈立 朱琳 
每次开窑,随着炉内温度慢慢冷却到摄氏100度以下,泠窑的艺术出现在人们眼前。然而,这其中的七成将面临被砸碎的命运。原因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或者是工艺性的角度,它们存在瑕疵。正因如此,泠窑成品的底部几乎都被标上编号,记录着这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am 灵感薄的无限可能性
收藏 引用
《中国制衣》2015年 第2期 42-43页
"由于母亲是技艺精湛的裁缝,Lynne Butt从小耳濡目染对针线活有着极高的热情。为了探索纺织品性质和创造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她尝试了烧瓷,编织,拼贴和钩针等手法。最近,她致力于将传统艺术形式与数码摄影及电子图像相结合创造出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 第8期 222-223页
作者:魏姝俊河北师范大学 
磁州窑陶艺术在中国陶艺术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当今陶艺术的发展也起着深远的影响。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既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性,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又要发挥其价值,不能限制其发展,以便为社会利用,让其不过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