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作为城建档案中的一种特殊载体形式,城建照片因其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宣传性和交流性等鲜明特征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城建照片档案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照片似乎人人会拍,但未必都能拍好,城建照片的拍摄尤其如此。要搞好城建照片档案的制作工作,须对档案学、建筑学、摄影、美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有足够的学习与修养,并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现就其中的一些技术、艺术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摘要:Photoshop是目前数码摄影后期处理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图像处理工具之一,它不但可用于修饰和加工数码照片,还为创意设计和艺术化处理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本文试介绍使用这一工具将自拍数码照片制作成标准证件照的方法,在需要照片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数码冲印。
摘要:清晨乘地铁上班,车厢内色彩艳丽的宣传广告,“跳跃”在拥挤的人群中,“叫醒”赶路人惺忪的睡眼;中午在餐厅点餐,菜谱上诱人的餐点图片,极尽自己之“美色”,“挑逗”着食客的味蕾;下班归家路上,顺便取了用全家人照片制作的台历,一个个微笑的面庞,驱赶了冬日中行走的寒冷;睡觉前与孩子亲子阅读,大手拉小手的幸福与制作精良的图书融为一体,知识与快乐结合得如此轻松……宣传广告、菜谱、个性化台历、童书……
摘要:2012年1月,美国艺术家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在司法诉讼中败诉,被判侵权。原告方为法国摄影师帕特里克·卡里欧(Patrick Cadou),他指控普林斯擅自使用他于2000年拍摄的照片制作名为《审判》(Inquisition)的系列作品。在该系列作品中,普林斯将卡里欧的照片进行了拼贴和绘画等再加工。这虽不是美国法律第一次认定艺术家侵权的案例,但在纽约艺术界却掀起轩然大波,让整个西方艺坛震惊。
摘要:摄影技术发明以来,社会越来越强调视觉形象。与电影压倒其它艺术形式相类似的是,照片人像压倒了绘画人像。过去只有权贵望族才请得起大画家为自己与家人留下肖像,摄影技术的普及打破了这种富人的特权,通过照片制作肖像者远远超过了通过绘画制作肖像者。应该说,人像摄影比画像更具有民众性,因而也具有民主性。
摘要:本月精要核心技巧才能拍摄出难得一见的野生鸟类照片。器材探秘防止相机震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拍摄中不触碰相机,尤其是触发快门时。创意地带用一张普通的森林照片制作出犹如电影中潘神迷宫那样的奇幻景象。
摘要:在本例中,我们使用了7张照片制作了这样的效果,这种纯粹视觉感受的作品与其说是照片,不如说是一幅结合不同手段的艺术品。
摘要:2014年4月,高古轩在比佛利山庄画廊举办了展览“托马斯·鲁夫:物影照片与底片”(ThomasRuff:Photograms and Negatives),这是德国艺术家托马斯·鲁夫的最新作品的展览。展览中的主要作品《物影照片》系列,是鲁夫继承了摄影术发明初期,曼。雷(ManRay,1890—1976)和斯洛·莫霍里·纳吉(Laszlo Moholy-Nagy,1895—1946)所实验的物影照片制作传统,并使用计算机技术更新发展了这种照片形式。
摘要:大部分人是把付羽当作一个行业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从摄影术诞生那一天起,经过各种工艺的进化,把摄影护送到今天我们眼前的那一套古典照片制作的流程。有人于是如此行文:"作为目前国内摄影学术界公认的在摄影媒介语言上功力最扎实、能力最强的摄影家,付羽……"
摘要:《魔都映像》系列摄影作品是继《城市节奏》之后又一套关于上海城市建筑的抽象摄影作品,也是唯一一套采用软件后期将原照片制作成“镜像”的作品。此作品起初是我拍摄《城市节奏》之后一年,按之前同样的方式采取多次曝光手段的照片,但那些高楼大厦即使采取原本的手段,依旧缺乏生命力。于是有偶然的尝试,将作品对称组合,画面竟然瓣间开朗。原本死气沉沉的建筑物竟然在对称的状态下变得让人有无限遏想。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变形金刚”。平凡乏味的汽车、飞机.物件都居然在动画片中变成了生动鲜活的人物。《魔都映像》中的建筑也正是在这种对称下成为鲜活的新世界。把上海魔都的气质解释得夸张却更一目了然。或许这才是魔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