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燕兰小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江西二黄调《滚楼》及其它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89年 第2期10卷 89-95,74页
作者:谷剑东 
《滚楼》,是魏长生的代表剧目,可以说,魏氏因演《滚楼》而闻名,《滚楼》也因魏氏之演出而被人们所熟知。研究中国近代戏曲史和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中外学者,无不肯定魏长生对中国近代戏曲发展的巨大作用。近年以来,有几篇文章对魏氏的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徽班进京及徽剧在南方的流变(上)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89年 第4期10卷 12-19页
作者:流沙 
(一) 徽班之进入北京,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件大事。一是由于徽班的大举进京,使整个徽剧艺术获得了迅速地发展,产生一种新的流派。二是这种新派的徽班,因为融合了汉剧的声腔和剧目,对于后来京剧在北京的形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昆生答客问——从苏州昆剧传习所70周年说起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1期14卷 10-16页
作者:丁修询 
话说当年河南苏昆生,携着一支曲笛,几函秘,浪迹扬、吴故郡,授曲为生。玉蜂山下,水绘园中,妙音留迹,真格长存。正是。吹彻关河蓼霭,阅尽世事风尘。其间一度感叹梨园花黯,法曲日稀。亦曾隐姓埋名,遁入僻乡。不觉山中方七日,世上数百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乾隆年二黄源流考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1年 第1期12卷 29-31页
作者:朿文寿 
京剧旧称京二黄,脱胎于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北京的二黄戏。对此,声腔史学界无多大分歧。而关于二黄的流源,则为历来戏曲史家争论的热点。迄今为止,已发现乾隆中后期关于二黄的记载有三条,分别见诸于李调元《剧话》、檀萃《杂吟》和李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楚调及汉剧的皮黄腔(上)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1年 第4期12卷 16-19页
作者:流沙 
(一) 在清代流传的地方戏曲中,有种名曰“楚调”的声腔,大概是在湖北地方形成的。这种戏曲的活动,早在清初之际就见有文字记载。如康熙六年(1667),江苏太仓人吴伟业《致冒襄书》说。方今大江南北风流儒雅,选新声而歌楚调,执有过我老盟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批评精神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21年 第3期37卷 148-154页
作者:任婷婷中国戏曲学院图书馆特色文献研究部北京100073 
民国时期的京剧批评中酝酿着一股强烈、否定传统的批评精神。这种精神以对抗清代以来的梨园花及其余续为目标,并试图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京剧批评的现代性:将戏曲纳入文学范畴以实现批评对象上的严肃性;被纳入文学后的戏曲接续文学批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该重视徽班进京初期史料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1年 第2期12卷 54-55页
作者:朱复北京市汽车配件厂全质办 
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之际,有两方面问题应搞清楚: 一、应将徽班进京过程及其初期状况如实地勾勒出来,介绍给大家,但一年多来发表的文章及举办的活动很多和“四大徽班”、“徽汉合流”、“皮黄剧形成”、“昆曲衰微”以及“徽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长生晋京所唱何腔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06年 第3期 73-94页
作者:王正强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公元18世纪后半叶,清廷王朝正处在中气旺盛的黄金阶段,外无太大战患,内少挟权异己,社会生活安定,农业、商贸经济繁荣,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个天与人归的良好机缘。尤其各地纷纷不断的民间戏曲,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又随商路交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哭音 苦平 苦品——滇剧丝弦苦品腔源流探讨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 第4期1卷 12-18页
作者:何铭 
滇剧丝弦的源流,许多人认为它源自秦腔。主要根据有三:1.据历史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伊龄阿写给朝廷的奏摺中提到:“再查昆腔之外,尚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证明当时云南已有秦腔班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诸腔的入川与流变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04年 第1期 309-324页
作者:周企旭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一四川戏曲史链的断裂与衔接四川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长约半个世纪的浩劫:南宋末至元十九年(1237—1282),蒙军跃马人川践踏,四川已超过唐代的发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已有600多万的人口锐减至约60万。明崇祯五年至清康熙十九年(1632—16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