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爱情片"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比较视野下的中外科幻爱情片
收藏 引用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2期25卷 104-126,155页
作者:黄鸣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厦门361005 
作为类型电影,科幻的特点是以科技为参照系,爱情片的特点是围绕婚恋关系来构思,科幻爱情片是它们彼此渗透的产物。与其他类型的爱情片相比,科幻爱情片的特色是以科技为参照系放飞想象,设想各种跨越天体界限、物种界限和人机界限的爱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束般的恋爱》:一部“反爱情片”的“爱情片”佳作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22年 第6期 101-104页
作者:朱奕霖 俞咏滔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日本影《花束般的恋爱》是一部在爱情片的类型规则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佳作,其前半段是标准的爱情片的类型模式,后半段却是悖谬爱情片类型的“反类型”叙事模式。同时该在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细节雕琢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98—2011:中国电视电影爱情片类型语法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1年 第8期 74-79页
作者:杨晓云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100082 
经历13年的产业发展,中国电视电影爱情片已具备自成一体的类型语法系统,已形成具有独立价值的类型语法特征。深入分析中国电视电影爱情片类型语法的系统性、非均衡性、多变性特征,对探寻中国电视电影爱情片具有独立价值的类型生成与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散性全球化经历与爱情写作——国产爱情片的跨境叙事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7年 第9期 168-171页
作者:万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519087 
近年国产爱情片有两种典型叙事模式,一种是"出国—分离—重聚—丧失"的模式,可以称之为离散模式;另一种的爱情叙事不再以离散为模式,而是聚合模式。初期某种意义上的"西化",变成对全球化地理景观差异性的观看。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析明星价值评价——以新都市爱情片类型明星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4年 第4期 164-165页
作者:赵丽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100875 
经历新世纪头一个十年的迷茫、探索、磨合和积累之后,2011年以票房“黑马”之姿出现的《失恋33天》和《将爱情进行到底》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时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赖婚》与中国早期爱情片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2年 第1期 138-143页
作者:付晓红 王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1922年冬天,格里菲斯的影《赖婚》来到中国,引起轰动。《赖婚》暗合了当时中国的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刺激了中国本土爱情片的创作。同时,影的道德观、价值观、贞操观,以及"最后一分钟营救"等手法,也为中国早期电影的题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楂树之恋》:作为爱情片和影像博物馆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0年 第6期 17-20页
作者:郝建北京电影学院 
在继与主导话语拉开距离的《三枪拍案惊奇》(简称《三枪》)之后,张艺谋拍摄了《山楂树之恋》(简称《山楂树》)。影延续了《三枪》的大众文化走向,与张艺谋之前的作品相比,本的作者风格较弱,张艺谋那种喜好浓烈、强调个性冲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比较的视野:爱情片模式在电视电影中的翻版与变奏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4年 第1期 88-90页
作者:吴菁 
爱情片可以说是最古老最模式化的一种电影类型,也是好莱坞经营其世界版图创造票房神话的一条屡试不爽的定向生产模式.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典电影,还是90年代的,它们显示了爱情片古老而又流行,平庸而又神奇的力量.爱情片模式还具有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杨守敬与吕蓓卡》:爱情片、类型和目标观众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8年 第11期 98-99页
作者:刘苗苗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100024 
留学国外多年的吕蓓卡回国后受聘于一所高等学府,与同样在这所大学里任教的杨守敬住对门。吕蓓卡受西方文化影响,聪明、活跃,崇尚自由、变化的生活,但难免争强好胜。杨守敬深谙传统文化,性格深沉、内敛,但难免古板、保守。吕蓓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械复制时代我们如何讲述爱情——从类型研究的角度审视当下爱情片的生产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13年 第1期 61-66页
作者:李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进入新世纪的国产爱情片,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历史进程,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以其出现的数量之多和频度之密昭示着这一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市场的电影类型正在成为中国电影的主力军。《云水谣》、《李米的猜想》、《杜拉拉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