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牡丹亭"
26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牡丹亭》德译本的传播与翻译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4年 第21期 110-112页
作者:何雨晨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在剧作品质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浪漫主义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词曲,使其成了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自《牡丹亭》德文全译本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剧《牡丹亭》中的女性服饰造型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2年 第7期 40-42页
作者:武洁 罗戎蕾 朱巧玲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昆剧中的服饰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并且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该文聚焦多版昆剧《牡丹亭》的服饰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场景、不同剧目背景下服饰造型的异同点,总结出昆剧服饰造型的设计寓意及其与剧情表达之间的联系,推动对传统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上昆全本《牡丹亭》观后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 第6期 99-105,I0004,I0005页
作者:傅谨中央戏剧学院 
上海昆剧团的全本昆剧《牡丹亭》上演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它是传统经典高水平的舞台呈现,是体现上昆文化担当的壮举。《牡丹亭》全本搬演的文化与学术层面的价值意义要超过剧场和艺术层面,通过老艺人“捏戏”让此前没有传承的出目完美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遗戏剧昆曲《牡丹亭》IP化设计探索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 第12期 33-35页
作者:魏正聪 侯鲜鲜湖北工业大学 
传统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传承与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昆曲具有鲜明的江南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地方属性,是传承时间最长、文化沉淀最丰富的戏种之一。该文从传统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梦恋”“物恋”“影恋”看《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艺海》2022年 第6期 26-29页
作者:元晓敏 张天一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牡丹亭》是一部跨越阴阳两界,穿越梦境现实的悲喜剧。它以非常深挚的笔调和情感浓度,来体现这人间可以超越生死的真情真爱。《牡丹亭》是汤显祖的艺术巅峰,也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一座巍巍的高峰。本文从“梦恋”“物恋”“影恋”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牡丹亭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1995年 第6期 12-22页
作者:汤显祖 吕建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梦一觉牡丹亭——上昆版全本《牡丹亭》遐想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23年 第2期 25-32页
作者:郑荣健《中国艺术报》新闻部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汤显祖的《牡丹亭》历来备受推崇,很早就奠定了自己的经典地位。诚如周育德先生所考证,尽管其问世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但受种种因素影响,其演出大多以缩编本或折子戏的形式呈现,有迹可循的全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赏旧如新最动人 观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有感
收藏 引用
《剧本》2023年 第6期 50-52页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2年3月8日至10日,上海昆剧团以55出全本《牡丹亭》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中央歌剧院连演三天,以新的艺术眼光和舞台神采,呈现汤显祖原著精髓,尽显昆曲风流雅韵,为初春的京城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回归经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生爱好是天然——论昆剧《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的人物塑造
收藏 引用
《山东艺术》2023年 第3期 79-86页
作者:曹艾雯中国戏曲学院 
若谈昆剧,便会想到《牡丹亭》,谈起《牡丹亭》,自然又会想到其中经典的一折——《游园》。自《牡丹亭·游园》一折登上舞台之后,便深受观众喜爱,经久不衰。杜丽娘“一生爱好是天然”的人物形象,更是深深根植于观众的心中。如何将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上海弹词”本《牡丹亭》的美学价值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 第5期37卷 140-146页
作者:王建浩 章军华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2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江西南昌330013 
1941年6月同益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弹词大观》中,收录六本有关《牡丹亭》说唱的弹词,题名为"牡丹亭(上、下)"、"牡丹亭梦会"、"杜丽娘寻梦"、"何日君再来"、"柳梦梅拾画"等。初步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