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物我"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物我合一:试谈原始思维与文学创造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 第6期 38-43页
作者:黄晓英新疆喀什师范学院 
尽管某些理论的阐释已明白无误,但一些问题的提出依然令人迷惑不解:为什么历史长河奔流千年,早已涤荡了远古的遗风,而在文学作品中却始终摆脱不了神话原型的幽灵,是评论家的有意杜撰,勉强为之,还是神话原型本身就有它深邃的思想意义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我双会”说——中国古代的艺术观照方式论
收藏 引用
《文史哲》1991年 第6期 104-107页
作者:祁志祥 
物我双会”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深刻命题,肇始于南朝,极盛于清代,它不仅有其理论演变的逻辑进程,而且有其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世界观,以“虚静”为特点的哲学认识论和以“比德”为特点的审美观照传统,道家兼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我为一,恬淡飘逸——从《富春山居图》中窥探黄公望的审美心态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年 第7期 24-25页
作者:赵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 
黄公望是典型的封建文士,他仕途坎坷,隐居遁世,追求闲淡生活.风格恬淡,人与自然统一融合,正是他审美心态的折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寄托、象征辨析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 第1期 76-80,54页
作者:吴晟 
寄托与象征是我国传统文学特别是诗歌中常见的两种艺术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多数篇章即寄托象征之作。如《硕人》篇,据《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又《载驰》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人格的美学解读——《书法与中国人的心灵》的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 第6期16卷 87-90页
作者:张平 
近读《书法与中国人的心灵》,愉悦之际思绪万千。忽想到美国人房龙说的一句话:“自然界与人类接触是通过万物。人类则以对万物作出反映表白自己。这种反映——表白——就是所谓的艺术。”于是悟出了作者写《书法与中国人的心灵》的深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人类心理轨迹上的艺术进化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 第5期 92-96页
作者:冯建民江苏省文化厅影剧文摘报 
当今世界上有各种繁杂纷乱的艺术形式,诸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装璜、书法等等。这些艺术,不仅外部形式各异,而且在性质上也都各具特点、互不雷同。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把这些纷繁的艺术形式集中归并为几种具有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
收藏 引用
《现代哲学》1993年 第3期 77-82页
作者:刘庆华广州市教育学院 
本文探讨了禅学对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影响,指出王维、苏轼、黄庭坚、董其昌、石涛等等对自然事物作禅定式的观照,却绝不陷入佛经那种绝对的“空”、“无”,而是与事物的色、形、相发生联系,与视听的映象和想象的意象发生联系,从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审美共感论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 第4期 74-79页
作者:朱良志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宗白华说:“静穆的观照和生命的飞跃是中国艺术的两元。”静穆的观照也就是虚静心态的形成。艺术中的虚静不是绝然的空洞死寂,如佛家四大皆空、玄学意在玄远,它要在飘逸的用思中创造艺术的华章佳作,故此必由虚静上升到生命的飞跃,共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线”的意义看中西绘画价值体系之别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0年 第5X期 20-24页
作者:潘勤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借"线"来认识中西绘画价值体系之别。理解"线"的意义在于:艺术精神如何通过"线"来表达自身价值体系的过程,并由此将"线"的魅力发挥到极至的境界。笔者认为西方绘画的传统是如何通过材料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朦胧诗的通感现象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1991年 第5期 99-100页
作者:李敏红 
对于朦胧诗的“新”和“奇”,许多人的看法是相似的,原因就在于朦胧诗人的艺术感受敏细,艺术想象丰富,特别是注意运用如通感、象征、意象迭加等各种表现手法。从而使诗更能含蓄、丰富地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物我合一,天地合一,时空合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