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物我同一"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物我同一思想下的中国画写生探析
收藏 引用
《美术》2024年 第8期 151-153页
作者:仲伟然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画写生与物我同一哲学观联系密切,强调对自然的深度感悟,追求形神合的审美理念,融合物象的微妙之处与艺术家的审美情感,表现艺术家的个性创造力,实现中国画写生的审美、哲学与艺术的升华。本文以物我同一理念为主线,以写生作品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交融契合 物我同一——艺术作品中的明月与作者自我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3期14卷 60-61页
作者:徐青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审美关系中,人可以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使自然美成为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自然美(明月)和作者自己交融契合,达到物我同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凝神观照酝情思 心无旁骛歌飞扬——谈歌唱进入物我同一状态的点体会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0年 第9期 95-95,98页
作者:胡杨雪长江师范学院 
"物我同一"作为种审美体验推动了美学思想的进步。物我同一的状态不但是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体验,而且作为种认知方式和心理指导其对于艺术创造,尤其是歌唱艺术实践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道至简,物我同一——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收藏 引用
《中国广告》2022年 第2期 14-16页
作者:郑欢上海师范大学 
在刚翻页的2021,许多品牌经历了"高原现象",即品牌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发展后,出现了阶段性停滞、倒退甚至消失的现象。从发展的数据看,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趋缓,并逐步下滑;季度GDP增速为18.3%,二季度为7....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审美视域下观照儒、道、释美学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24年 第3期209卷 1-3页
作者:邹晓倩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6 
儒、道、释三家美学有着不同的审美境界,既体现了各个文化学派关于美的不同观点,又有着丰富多元的思想基础。儒家美学辩证探究美善关系,注重情感和道德的修养;道家美学以超功利的诗意姿态注重自然的和谐;禅宗美学强调瞬间永恒,注重心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与巫术的无理性心态——文化同构论之
收藏 引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4期13卷 51-56页
作者:黄伦生 
、历史的断裂与理论的倾斜个明显的事实是,以往我们对巫术和审美的关系的研究,较多的还是集中于巫术对审美(艺术)起源的影响上,而对于分化以后的两者的关系.或者说对于我们公认的较为纯粹的巫术和审美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是否仍有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原始思维与印度美学的不解之缘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5期42卷 127-132页
作者: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印度美学是美学史上具有独特形态的美学体系。其中 ,原始思维方式对印度美学思想诸种特点的形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原始思维的具体性、象征性、完整性、情感性、意会性、直觉性等特点入手 ,分析原始思维对印度美学思想和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语解读的误区及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9年 第11期 56-57页
作者:刘文华浙江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朱光潜在《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中指出:“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人灵感来临的孤寂:“忘我”的创作境界
收藏 引用
《诗刊》1994年 第7期 40-43页
作者:姜耕玉 
最近在孔孚府上读到钱钟书写给伊洛的信。钱先生阐释如何用"减法"、"用无"保持自身心境的平和宁静,虽带有几分对人生和生活的调侃,又何尝不是诗人进入创作境界的重要诗说?孔孚写诗笃信"因有用无"的艺术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杜甫诗歌中的审美移情现象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 第6期 73-75页
作者:王次梅吉林师院中文系 
作为个内涵丰富、瑰丽多彩的意识结构和艺术整体,杜甫持歌以其集大成的容量和成就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个高峰。本文应用现代美学理论来观照杜诗,研究杜诗中的审美移性现象,旨在更加透彻地分析抒情主体的心态模式,进步深刻理解杜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