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狂"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反常合道:也谈《江城子·密州出猎》之“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 第7期 50-53页
作者:楚爱华 廖国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300387 
苏轼以平和从容、超然旷达而闻名,但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塑造了一个“我”形象。该词多次感,是苏轼词风由清新婉约转向豪放旷达的拐点,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意义重大。从“何在”“何为”“何以”等方面对该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婴宁之“痴”与人之“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7年 第7期 80-81页
作者:曾凡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聊斋志异》的《婴宁》刻画了婴宁的“痴”态。当将其与鲁迅的《人日记》中的人之“”进行互文性阅读时,可以看到文学中的痴者形象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对传统的礼教、伦理道德形成了有力的颠覆;同时一条贯穿古今的思想启蒙的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书法审美中的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4期37卷 152-157页
作者:黄骋龙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是指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状态,以及这种情感状态下创造的艺术风格。草典型地体现了之表现状态与审美特征。书法审美的是艺术家摆脱了理性的羁绊,使个人的情感得以酣畅淋漓的宣泄之状态。态的艺术创作过程极为神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子學”與“”的現代意義
收藏 引用
《诸子学刊》2016年 第1期 329-337页
作者:曹玟焕韓國成均館大學 韓國道家道教學會 
中國文化與哲學範疇中有許多和西方不同的部分。'者精神'是其中之一。本文關注的是朱熹規定的'志高而行不掩'中'志高'所具有的優點。在全球化時代,要求多元性、開放性思維的今天,我們要從儒家的經學中心主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粟之”与传统文人之“逸”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 第4期 21-22页
作者:阮礼荣江苏省戏剧学校江苏南京210000 
海粟之“”与传统文人之“逸”一脉相承。而这种相承并不是表现为表象的近似,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了本质上的趋同。“逸”到极点的传统文人往往也都是“”到了极点。“逸”与“”在远离世俗方面取得了方向上的一致,又在画家们寻求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代写作中“逸”与“”风格之我见
收藏 引用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 第2期11卷 25-26页
作者:赵仁华桂林市广播电视大学 
在我国古代写作中 ,逐渐形“逸”与“”两种典型的写作风格。“逸”是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完美成熟起来的写作 ,形成超脱 ,飘逸的艺术风格。而“”却是在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刺激出来的写作 ,形成飚突进式的艺术风格。当然两者都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蒲松龄与魏晋风流
收藏 引用
《文史哲》2003年 第5期 96-101页
作者:李剑锋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蒲松龄首先体味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将“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形象 ;其次是自我层面的“”,使“”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 ,塑造了一系列生形象 ,肯定了越出名教的爱情与行为 ;最后 ,是超我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洪绶词作的心理特征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2009年 第2期 120-121页
作者:段晓玲云南省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洪绶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词作家,他的这种风格特点与其心理背景密不可分,而一个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又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客观因素互动的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聊斋志异·青凤》的文化意蕴及启示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07年 第2期 95-97页
作者:陈国学孝感学院文学院孝感432000 
《青凤》中的耿生有“”的特点,其实是钟情而有担当,勇敢而不畏艰险,这代表了蒲松龄对于清初理学盛行、社会弥漫文弱风气的补救;青凤和孝儿则孝顺长辈,不忘旧恩。这些特点代表了蒲松龄所张扬的基本人格,也是他对民族精神的理想设计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懂“”字背后的选择和坚守——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之友》2021年 第5期40卷 27-30页
作者:殷寒君北京市三帆中学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字是这首词的“词眼”,诠释着苏轼的理想抱负与精神特质。通过设计感知苏轼的“英豪之气”,理解苏轼的“报国之志”,领悟苏轼的“进取之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