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独弦琴"
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独弦琴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9年 第1期 42-42页
作者:潘汁不详 
独弦琴是我国京族的传统乐器,在京族聚居的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一带广为流行。这种古老的乐器源于骠国(今缅甸),公元八世纪就已流行于缅甸及相邻的东南亚其它地区。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向唐王朝进献乐舞,其中就有独弦琴。对于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族独弦琴的音色分析与音源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实验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 第1期 109-121页
作者:华伟 钟海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南宁530022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深圳518060 
京族独弦琴音乐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和传承,又需要创新和发展。将计算机音乐技术用于独弦琴音色采样分析并设计制作采样音源,不仅能保存独弦琴的音色,以利于独弦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而且能利用采样音源进行独弦琴音乐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独弦琴音准控制的探索
收藏 引用
《大家》2010年 第19期 32-33页
作者:潘江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系 
独弦琴特的形制和发声原理,使其具有特的艺术魅力,演奏中它的音准往往难以控制,但音准却是音乐演奏必需的条件之一,所以本文从各类不同乐器的发声原理和演奏方法中对音高、音准的演奏及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探索独弦琴音准难以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弦定乾坤 弦巧创新--浅评陈坤鹏《独弦琴教程》兼论少数民族特色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2009年 第10期 90-91页
作者:密宋华 王涛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边陲、西南十二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各民族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与民族特色成为广西民族艺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陈坤鹏教授在对京族独弦琴多年的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族独弦琴艺术生态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2期35卷 84-89页
作者:陈丽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京族独弦琴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包括族群交往、生产习俗、节日庆典、语言习俗、民间信仰等等在内的人文生态环境对独弦琴艺术的生成与盛衰具有重大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跨境民族乐器独弦琴文化的“和而不同”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1年 第3期 187-189,206页
作者:楚卓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独弦琴作为跨境民族越(京)族乐器,在中国与越南具有共时跨境的特点,由于文化心理意识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长期联系和往来,独弦琴文化在促进跨边界文化交往过程中充当着"天然桥梁"和"人文通道"的作用。但因京族属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越南独弦琴《摇篮曲》
收藏 引用
《作家》2011年 第2期 257-258页
作者:潘江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独弦琴是中越共有的一件民族乐器,本文介绍越南独弦琴代表乐曲之一的《摇篮曲》,分析乐曲中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希望通过借鉴、研究国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富我国独弦琴的表演艺术,使更多的群众喜欢和接受这件乐器,对促进我国独弦琴事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乐器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谈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9年 第3期 47-50页
作者:黄志豪广西艺术学院 
当下,一些民间乐器音乐文化随其赖以生存的条件的改变,正处于面临失传的境况。很多国家已采取了对民间乐器进行多样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并充分认识到"活态传承"是民间乐器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我国广西京族独弦琴活态传承的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越南语在越南传统音乐中的引导作用——以独弦琴演奏为例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2019年 第12期 68-71页
作者:孙进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越南,毗邻于我国的西南边境,其主体民族京(越)族与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同宗同源,其语言随着越南南北地域的差异而略带口音变化,但都使用京族人民能听懂的越南语。在我国京族三岛地区的人民也时常演奏独弦琴,演唱嘲戏及京族民间音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独弦琴历史形态考
收藏 引用
《歌海》2019年 第5期 11-14页
作者: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 
同为使用一弦的"独弦琴"乐器在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乐器形制和发音原理与今名称为"独弦琴"的乐器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使用一弦的"独弦琴"乐器作历史形态的考察,有助于探讨与说明今之独弦琴乐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