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王时敏"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王时敏南园的造园艺术探析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2年 第1期 82-84页
作者:李彬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太仓南园为王时敏壮年构建的园林之一,是明末王时敏邀请造园名家张南垣所做的郊野私家园林。文章通过文献解析南园的建园历史,分析南园的选址布局、造园要素的主要特色。通过梳理得出南园增拓是王时敏壮年时为追求重振祖庭,不惜投入而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画家的丧乱遣怀——以王鑑、王时敏等的太仓文人交游圈为例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 第1期 56-59页
作者: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在清初特定的政治环境中,那些经历"失节"之痛后,又徘徊复归的士人言行,在文人士大夫画家群体中体现得亦别有况味,尤其是在江南,以王鑑、王时敏所代表的士人群体,则是考察这种常态的绝佳范本。他们的社会网络,鲜明地折射出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复古”画风辩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3年 第3期14卷 59-64页
作者:章叔标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东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时以祖父王锡爵荫,袭尚宝司丞,官至太常寺少卿;入清不仕,隐于家乡,诗画以终。他是晚明美术大家董其昌的入室弟子,为清初“四王”山水画派之首。关于王时敏的画风与影响,今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早年信札三通考释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2年 第1期 178-181页
作者:万新华南京博物院 
新见王时敏早年信札三通,分别致陈继儒、吴廷、董祖和,所及为母营葬求文记事、归还颜真卿《祭侄文稿》、慰问董其昌病故之事,再现王氏若干生活细节,堪称王氏行迹的重要材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京博物院藏王时敏信札十一通考释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 第3期 103-116,154页
作者:万新华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藏王时敏信札十一通,分别为致钱增八通、致王鉴二通、致王闻炳一通,内容丰富,涉及家事生活、为官文化、鉴藏交游、子孙学业等方面,可以重构王时敏在明末为官和生活的真实情况及其心理变化等,是研究王时敏行迹的重要材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人生和艺术中的“延续”命题——兼考其家族与生平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6年 第3期 145-154页
作者:程国赋 吴肖丹暨南大学文学院 
王时敏一生,独身当户,背负着延续太仓太原王氏家声世业的重任。他刚成年,父、祖即辞世,家族宗嗣绵延艰难,又逢明清易代,"独际其难",百般经营,延续了家业、门风,为清初王氏家族的再度崛起做了大量铺垫。在绘事上,王时敏也有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之际王时敏家族的戏曲活动与江南戏曲生态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1期44卷 74-81页
作者: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明清之际苏州府太仓州的王时敏家族,与盛行于江南的昆曲艺术缔结了密切的因缘关系。从王时敏的祖父王锡爵开始,王氏家族的"剧迷"传统传承一百数十年,绵延不断。王时敏一生深嗜戏曲,自备家班,与其子王抃、王抑等一起,频繁举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花卉画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8年 第4期 26-32页
作者: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时敏向以山水画著称,花卉画极为罕见。从行世的四件花卉画及相关文献,大致可知其花卉画源流来自沈周、文徵明。而在其山水画中,亦可见其花卉画的影子,其源头可上溯至倪云林。在习见的王时敏研究中,多关注其山水画及其在画史中的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传论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6年 第1期17卷 35-42页
作者:思嘉 
一、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坛 山水画发展至晚明,因商品经济的发达,作伪甚多,古法渐湮,时代就要求画坛产生“复古”的画风,以纠时弊。此时由于松江董其昌的推崇和倡导,山水画出现了一种新的格局,文人山水画更为写意。而在董其昌之前,中国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末清初娄东园林的风格转变:以王时敏的园林为例
收藏 引用
《装饰》2014年 第2期 114-115页
作者:李彬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娄东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鼎盛一时,在造园意匠方面形成鲜明的地域特点。本文通过对王时敏的东园改造、南园增拓、新筑西田等造园活动的讨论,分析了娄东园林明末清初风格转变的特殊性与例证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