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王时敏"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清代宫廷画辨伪面面观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6年 第5期 192-194页
作者:宫宝 
清朝从1644年建立,至1911年灭亡的200多年中,宫廷画师们创作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艺术精湛的作品。这些佳作是我们民族艺术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某些人为谋取私利而伪造假画,损害了民族艺术的尊严,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艺术的根源之地——杂谈南京的绘画及其它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15年 第6期6卷 94-99页
作者:陈传席 
为了弄清中国文化的走向问题,十几年前,我认真地阅读过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以及水利方面的书(以史为主)。知道由于风沙东侵,尤其是西安成为都城后,为了建都,大量砍伐森林,挡不住风沙,土质变坏,水土流失,导致生活居住条件变劣,导致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其昌艺术影响之我见
收藏 引用
《创作评谭》2003年 第5期 58-59页
作者:张恒斌 
明代山水画家董其昌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对其世人褒贬不一,或针对其迷信古人,偏重形式,标榜门户及家庭出身,否定他的艺术理论;或从"文人画"角度予以吹捧,而忽略他的缺点。本人就董其昌在山水画史上的影响提出一点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恽寿平绘画思想中的“逸”境追求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3年 第2期 56-59,1页
作者:张曼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恽寿平,“清初六家”(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吴历、恽寿平)之一,在诗、书、画方面成就卓著,有“南田三绝”之誉。恽寿平初习山水,与王晕为至交,后舍山水习花鸟等,花鸟画名重于时。俞剑华先生评日:“在清初四王、吴、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00年画坛柱石:“四王”“四僧”市场探源
收藏 引用
《收藏》2012年 第20期 42-51页
作者:朱绍良 杨国亮 
在康有为视"四王"为"糟粕"之时,"四僧"这个在中国美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概念还尚未产生。没错,在清初以来的画史画论中,牢牢占据画坛主流的是"四王"。据考,"四王"是一个乾隆中后期出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钱泳碑帖刊刻中“缩摹”现象产生的原因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12年 第1期 134-135页
作者:余立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起,在营造私家园林时就自觉地尚小巧而贵情趣,要人们在其中以小观大,在小小的园林之中,寄托个人天地般辽阔的情志。1这种由小观大的现象,在清初时代的绘画中也有表现,如王时敏就曾经画过一册名为《小中见大册》的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娄东“三王”的画学思想及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6年 第9期 4-18,31-35+3+1页
作者:吕少卿东南大学艺术学系 
提及"四王",其声名不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天皇巨星",在有清一代直至民初,一直被视为中国绘画之主流、正宗,百誉加身而享有无上之荣光。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1917年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澂》一文的发表,对&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万累已全息,荒园足自怡——说龚贤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13年 第8期 40-44页
作者:陈文璟 
他虽然不会像恽南田那样能随着父亲上战场拼杀,养成了狷介的个性,但也不会像王时敏那样为了苟且偷生的富贵而屈膝敌寇。龚贤就像一个破败了的富家子弟,即使没有了过去的荣耀,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骄傲的。上学的时候感觉龚贤的画很好,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四王”绘画源流及“复古”真相
收藏 引用
《新华文摘》2023年 第6期 165-166页
作者:顾楷之不详 
顾楷之在《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清代“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对其艺术成就的评判,有两个极端:一是清代艺坛对“四王”绘画的推崇,对其正统地位的捍卫;二是民国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恽寿平及其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 第11期 103-107页
作者:周丽丽不详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家”,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颇为卓著,其中前五位的成就主要在传统山水画方面,唯独恽寿平以没骨花卉独占一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