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王时敏"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王时敏晚期画风探析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7卷 35-38页
作者:李普文广西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22 
王时敏的晚期绘画熔诸家于一炉,出以己意,形成用笔求"毛"的独特风格,淡墨干笔皴擦,淡湿墨渲染,色墨交融,老辣苍茫,卓然成一大家,为海内宗主,"清六家"之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中期画风探析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 第3期23卷 8-10页
作者:李普文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中期是王时敏画风形成并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王时敏不论是仿古还是创作,均温润儒雅,文柔冲和,平淡沉稳,法度森严。同时,用笔求"毛",以达"暗"致浑厚的貌也已出现,这在他的晚期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与乡邦理学人物交游考析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 第1期 53-59页
作者:耿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北京100010 
整理王时敏父子与太仓理学家陆世仪、陈瑚的交游材料,发现他们之间关系密切,行谊深厚,是典型的“道义之交”。文章析出三个层次:一、厘清交游行实;二、以明末清初儒释会通的思想氛围与学术取向为背景,对此交游个案试作文化学的阐释;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种艺术视角中的王时敏与王原祁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博论丛》2011年 第3期 14-19,4页
作者:陈燮君 
对于王时敏与王原祁的研究著述已多,然而从多种艺术视角聚焦王时敏与王原祁,仍可有新意和心得。一、绘画史中的王时敏与王原祁就中国绘画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几个开启或代表一个时代、一种风气的典型人物,从这一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年所见王时敏致王闻炳信札十三通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22年 第3期 92-104页
作者:万新华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南京210016 
新见王时敏致王闻炳信札十三通,皆为以往文献资料所无,内容涉及家庭事务、人情酬酢、艺文活动等,生动呈现了老年王时敏的里居生活,内容丰富,可视为研究王时敏行迹的重要材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早期画风探析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3期90卷 14-16页
作者:李普文广西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22 
王时敏早期绘画,受董其昌指导、影响,上窥宋元诸大家,笔墨文秀清润。临仿古人,皆能逼肖之。由于是经董其昌这座桥去接近古人的,王时敏也不可避免地并且自觉地用董其昌的眼光与方式、态度去变化古人,当他自觉地直面古人时,董其昌的影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殊与趋同——清代王时敏与归庄的“道”与“艺”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3年 第10期 254-265页
作者:耿晶<中国美术馆> 
归庄与时敏之间的交游,向来乏人关注。仅从印象论,二者在性格(包括艺术性格)、信仰、处世等方而,似乎颇少同调,然而稍作脉络追踪,二者的交往又相当密切和长久,以故话题甫一提出,就天然具足几分扑朔迷离之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易代之际文人画家艺术观念研究——以王时敏为例
收藏 引用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 第6期38卷 90-94页
作者:马文真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明清易代之际,身处特殊政治社会环境的文人画家需要在政治上作出抉择,是入仕清廷还是隐逸山野。以王时敏为代表的一类文人群体,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虽未仕新朝却也有着迎降的污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遗民。他们的艺术观念和美学思想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存亡之隙:明清之际的王时敏家族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13年 第5期27卷 16-24,4页
作者:耿晶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编辑部北京100010 
明亡以后,在世家右族大量倾颓的社会现实之中,王时敏为承续祖、父所传家业,延续太原王氏的家族荣耀不遗余力,最终书写了家族历史的一段辉煌。把王时敏家族置于"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情境之中加以考察,一方面可使我们了解王时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力求古法 王时敏艺术价值的古今观照
收藏 引用
《东方收藏》2014年 第1期 25-28页
作者:吕友者 
清代著名学者陈天在《叫涛纪事钞》中,对下时敏在“四千”中的地位及影响,做了如此精辟的论述:“烟客(王时敏)续华亭(《其昌)之绪,开虞山(王晕)之宗,太原(时敏)、琅琊(王鉴)。一时匹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