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王时敏"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近年所见王时敏信札九通初考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22年 第3期36卷 6-17页
作者:万新华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210016 
新见王时敏信札九通,多为以往文献资料所未载,内容涉及子孙仕业、人情酬酢、为官文化、鉴藏交游等,生动再现王时敏在明末清初里居生活的真实情况、心理变化等,是研究王时敏行迹的重要材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淡自如 把守正脉——王时敏绘画艺术综述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8年 第2期 20-26页
作者:田艺珉故宫博物院 
一、王时敏生平及其画苑领袖地位王时敏(1592-1680),初名虞赞,12岁始更名,字逊之,号烟客,别号懦斋、偶谐道人,晚号归村老农、西庐老人,又称西田先生、西田主人,室名扫花庵、农庆堂、稻香庵。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出生于南直隶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隐逸向慕与意境追寻——清初王时敏的西田生涯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2年 第10期 272-281页
作者:耿晶中国艺术研究院 
王时敏避地西田的意向,缘起于遭逢国难。西田别业的构筑始于国变之后,王时敏的隐逸生涯也自移居西田而发轫。西田筑成之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代书画——王时敏《秋山红叶图》赏析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18年 第6期 95-96页
作者:凤翼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懦斋、西田主人、西田遗老、归村老农、稻香庵、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少卿,人称"王奉常"。工诗文、善书画。与董其昌、陈继儒友善。与王鉴、王、王原祁而称"四王",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末清初王时敏绘画中的“仿”:其时代背景与社会因素
收藏 引用
《美术向导》2008年 第1期 73-74页
作者:郑晓敏山东科技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王时敏(1592—1680)跨越明末清初,是17世纪的画家。他处于一个社会政治急剧变动的时期。这个时期,在不少中国社会史以及艺术史学者看来,正是一个迈向“现代”的时期。美国学者乔迅在《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一书中认为17...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幻影的名画——王时敏梦中的黄公望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3年 第3期 104-109页
作者:傅申不详 
恽南田在其《瓯香馆集》补遗《南田画跋》中《记〈秋山图>始末》一文中,先是铺叙了由其画坛至友王翠转述的其师王时敏持董其昌的介绍信前往润州张修羽(觐宸)家寻访黄公望《秋山图》的经过,五十年后,王翠本人再和王时敏及王鉴在家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时敏中国画作品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1年 第3期 58-58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伟业与王时敏父子交游考论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 第1期 132-136页
作者:李忠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吴伟业与以王锡爵之孙王时敏为代表的太仓望族王氏,三世交往,关系密切。吴伟业编选《太仓十子诗选》,时敏之子王揆、王撰、王扌卞、王摅占“十子”之四席,王揆、王扌卞、王摅且是他的弟子。“太仓十子”之外的时敏长子王挺,亦为其门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灵心”于古意——王时敏、王原祁诗画会通的文艺思想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 第1期 65-69页
作者:高羽鹤南开大学文学院 
作为清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王时敏传承并发扬了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主张融会古法、功参造化。其孙王原祁对古人笔墨布局回顾反思,以规整的法度展现山水的“理趣”与“元气”。他们作画标举“灵心”,既强调对古法古意的赓续,又试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王时敏的艺术风格及影响
收藏 引用
《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 第10期 77-77页
作者:王宏博曹州书画院 
王时敏师承董其昌,师法黄公望。他总结前人的技法,画当时山水,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深品位中国传统绘画的博大精深,其艺术风格影响了整个清朝画坛。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的"仿古"思想上。今天重新解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