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王维诗"
9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山居秋暝》(五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 第13期 50-52页
作者:洪峰(执教) 郑雪琴(评析)浙江杭州市养正小学 浙江杭州市紫金港小学 
教学目标:1.朗读与吟诵:通过朗读、吟诵等形式,初步理解意,整体感知歌。2.静态与动态:聚焦对山中景物描写的探究,初步了解并体会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写景方法。3.王维与空山:通过设疑与补充材料,初步感知王维诗中的“空山”意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维诗中有画”成因探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 第3期 106-108,105页
作者:赵玉桢深圳大学出版中心 
歌为文学(语言)艺术,有人称之为时间艺术、表现艺术、听觉艺术;绘画为造型艺术.有人称之为空间艺术、再现艺术、视觉艺术等;两者分属不同的艺术范畴.为不同的艺术形态。从各自不同的修饰语看,它们从创作过程所运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维诗中有画”的审美蕴含新探——从《“中有画”:独特的审美蕴含》一文谈起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 第1期 131-137页
作者:赵玉桢 
一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的审美蕴含,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苏轼所说的‘中有画’与‘画中有’是互为发明的两个方面。‘中有画’独特的审美蕴含就在于这种画是‘画中有’的文人画;‘中有画’并非仅指中有着绘画般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王维诗中有画”的主体内涵——兼与文达三同志商榷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1期16卷 9-13页
作者:赵玉桢 
歌与绘画,属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在我国,它们的成熟发展阶段出现了表现形式、情感内容、风格意境等方面的互相融会吸收、交叉与综合表现的特异艺术现象;这一现象大致萌生于隋唐之际,成熟于唐,大发展于宋元明清。在这个过程中,王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有画”辨——以王维诗及相关误解为中心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 第1期 179-183页
作者:尚永亮武汉大学文学院 
与画相通,也有区别,其一重历时性一重共时性的特点,前人言之已详;而对"中有画"的理解,则还存在误区。就最具代表性的王维诗而言,既充满画意,又表现出了对画的超越,但不能因其有超越而认为提出"中有画"便是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境高远,韵味隽永——王维诗的音韵美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3期15卷 118-121页
作者:舒志武 
盛唐王维作融、画、乐于一体,在坛独树一帜。他的,不仅能用视觉去欣赏、想象,还可以通过听觉去体会、玩味。这听觉所反映的就是音乐美,其中重要一点就是音韵美。文学评论家往往只注重词有“五音”、“五声”、“六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山水之比较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 第S1期17卷 70-72页
作者:范洵东北林业大学 
谢灵运、陶渊明、王维是我国山水的代表性人物,对此三人的创作及思想加以比较,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他们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歌发展的贡献,评古鉴今,具有一定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期封面设计说明
收藏 引用
《天涯》2024年 第3期 F0002-F0002页
选取王维诗作《归嵩山作》中的“落日满秋山”一句,以一字一符号的方式,进行符号化与“负形”处理,构建视觉辞典。左边为“落日满秋山”五字所对应的图形,其中阴影部分即封面所使用的设计元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维山水的艺术特色及手法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1期 40-44页
作者:陈维志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王维生于盛唐时期。在那名家辈出,群星灿烂,歌创作空前繁荣的时代,他与孟浩然等人以田园山水为其大量歌咏的题材而共同耕耘于当时的歌原野上,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王孟山水派。在这个流派中,他的创作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意与意的融合——简评吴雪著《翰墨唐韵——唐王维诗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2015年 第2期 92-93页
作者:秦金根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从有汉字之日起,书法就与之共生,须臾不离。这是中国书法的规定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而汉字是实用性的,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交流、记录和传承。汉字乃民族文化之基础,交流与承载,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传承有序,灿烂辉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