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王鉴"
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王鉴绘画作品-王鉴艺术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4年 第9期 4-11,F0002,1,F0004页
作者:王鉴 
王鉴(1609—1677)是清初正统派的领袖倒家之一,对于二百多年的清代画坛影响巨大。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他的研究仍十分不够,与对石涛、八大的研究相对照,形成强烈的反差。王鉴在有清一代,虽然声名显赫,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鉴《仿古山水册》
收藏 引用
《文物》1990年 第12期 80-82,104-105页
作者:查永玲 
清初的山水画,以"四王"声望最高,影响画坛几近两个世纪。"四王"之一的王鉴,又被尊奉为"娄东派"的首领。王鉴(1598~1677年),字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世贞曾孙,以荫仕广东廉州太守,故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鉴是王世贞曾孙考
收藏 引用
《文物》1997年 第9期 91-93页
作者:肖燕翼故宫博物院 
王鉴系清初著名画家,与王时敏、王(羽军)、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六家”,又称“四王、吴恽”。关于王鉴的身世,史籍的记载中有一个不大的问题,即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孙辈,还是曾孙辈?直到几年前的“四王绘画艺术国际研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梦境图》与王鉴的画史观念及明清山水画生态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 第10期 85-103页
作者: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南京210013 
本文借对《梦境图》图式思维的探讨,比对清初画坛的仿作与临作现象,得以一窥古典母题(如"辋川图"题材)在中国绘画中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正是中国绘画生态得以恒定延续的关键所在。由此笔者认为,20世纪以来的西方视觉模式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娄东派”王鉴的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作家》2012年 第12期 261-262页
作者:谭晓燕浙江科技学院 
本文从人生经历、身世、社会背景、时代变迁等角度探讨清初"四王"之一王鉴的绘画艺术,也借此讨论作为"正统派"绘画代表的"四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绘画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鉴与明清鼎革之际的太仓文人交游圈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 第2期 104-111页
作者: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南京210013 
明清鼎革之际,在清军进驻太仓的过程中,清初主流画坛领袖之一王鉴的故乡太仓发生了什么?家国横遭劫难之际,在明清之际的太仓文化圈中,王鉴正处于这个士大夫文人集团的中心而未曾置身事外。作为明朝大臣之后,既为人臣,又是家族与乡里推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鉴山水画中的王蒙画风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4年 第9期 12-40页
作者: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 
假如认同文以诚将王蒙《青卞隐居图》及其时代的大量山水画称为“地产山水”的话,那么在清初“四王”的艺术世界中,这种对实景山水的兴趣早已丧失。当王时敏、王鉴等太仓画家在经历国殇之痛后,其画中非但“地产山水”鲜见,自然实景山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鉴生年考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 第2期 19-21页
作者: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 
王鉴的生卒年,今人著述皆作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生,清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卒,向未有异议者。今考证王鉴《梦境图》等作品题跋及其同时代友人王时敏、王翚等相关史料得出新的结论,王鉴确凿生年应为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鉴的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9年 第12期 J0033-J0034页
作者:吕少卿 
无庸置疑,作为清“四王”之第一代的王鉴,其绘画审美取向亦是以“仿古”、“摹古”为主导思想。当然,这是源于深刻的时代影响和家学渊源。总体而言,王鉴的山水画,大致可分为水墨、青绿和浅绛三种风格,对于他的山水画艺术风貌,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鉴绘画分期探析——清初四王画风论析系列·王鉴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 60-65页
作者:李普文广西艺术学院 
王鉴的绘画生涯,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50岁之前为早期,51-69岁为中期,70- 80岁为晚期。王鉴对董源、巨然、王蒙三家沉迷最 深久,有粗笔浑融之作,但他典型的作品,却还是 细笔尖秀、精致严饬的面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