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现代文坛"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折戟沉沙铁未销──英国现代文坛争鸣录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1999年 第2期 56-63,82页
作者:张和龙上海外国语大学 
折戟沉沙铁未销──英国现代文坛争鸣录张和龙几年前,中国文坛就人文精神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心与心碰撞,真理对灵魂的敲击,在慌乱的世纪之交频频迸发出智慧和思想的火花。后来又有聪明与世故,崇高与媚俗的正面交锋,四方有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拓·沉实·创新——评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3期32卷 125-126页
作者:晓石 
黄曼君所著《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与新文学主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虽是一本论文集,但从其总体构思、学术质量、影响及意义来看,却可与优秀的学术专著相媲美。黄先生在现代文学研究界久负盛名,对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与文化:“乡下人”的思索——沈从文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 第1期 293-294页
作者:赵学勇 卢建红 
文章指出,“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和思索,贯穿于沈从文和福克纳创作的始终。”沈之思索主要体现在人的命运随时代之变而变的考察中。如果说沈对“湘西人”未来命运还处于一种忧虑阶段的话,那么福克纳的这种忧虑已成为现实。此乃“中西方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几年国内林语堂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2年 第1期10卷 85-91,101页
作者:程金城 李晓虹 
林语堂是曾经活跃于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坛,后又在国际文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知名作家和学者。但在国内文化艺术界,他却在一个长时期内被忽视,未得到深入研究和客观评价。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或者几乎不提及他,或者提及时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柯仲平与边区剧运——抗日战争时期柯仲平在陕甘宁边区轶事偶拾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1989年 第4期 120-125页
作者:刘锦满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柯仲平以新诗称雄,是一位著名的大众诗人。一九三七年冬到达延安后,又与现代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蜚声解放区剧坛的显赫人物。他创办的边区民众剧团、边区戏剧学校,以及参与西北文工团的演出活动,他创作的《无敌民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 白先勇小说比较论(上)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 第11期 33-38,61页
作者:袁良骏 
一 七年前,在《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吴组缃小说艺术漫笔》一文中,我曾经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两类作家:一类,勤于操觚,产量丰富,他们以等身的著作辉耀了现代文坛;一类,只求质量,不计篇幅,他们以微量的精品得到了普遍的赞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岛由纪夫和他的《丰饶之海》
收藏 引用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9年 第2期 45-48页
作者:文洁若 
世界文学史上偶尔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一个在艺术上有卓越才能的作家,在政治上却是反动的,例如为墨索里尼捧过场的意大利诗人邓南遮①及美国诗人庞德②。多产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日本现代文坛上这样一个例子。通过作品,他不断宣扬对毁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茅盾创作心态浅探
收藏 引用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 第2期20卷 61-68页
作者:马騃 
“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如果我们将泰纳这一评论巴尔扎克的话移用到中国现代作家茅盾身上,那也将是极为妥贴的。茅盾就是以“科学家”的冷静、理智、客观、严谨的态度来解剖社会,描绘历史的。他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新妙笔造神庙 纯淳边城筑风韵──简论《边城》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 第3期10卷 66-69页
作者:冯建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收藏 引用
《阴山学刊》1983年 第2期 70-73,47页
作者:翟文 
老舍,在现代文坛上是被公认的一位语言艺术大师。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以悲喜交融、深沉幽默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用传神的大笔,饱蘸着自己的爱憎和激情,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为我们塑造了一大群性格迥异、呼之欲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