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现代文明"
1,0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设计启蒙与现代文明的重建 包豪斯思想遗产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4年 第11期35卷 55-61页
作者:陈岸瑛 
2014年9月底,“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幕,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对本次展览选择“启蒙”为主题深表赞同之余,也对展品之精彩和解说词之专业大为叹服。本次展出的藏品,即便在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文明对黔东南苗绣图案的冲击
收藏 引用
《装饰》2006年 第1期 92-93页
作者:曹佳骊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苗绣图案是具有苗族特色的符号造型艺术之一, 苗绣图案的造型、制作工艺与传承及其象征意义都体现出苗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特征。本文从苗族文化保留较完好的黔东南地区苗绣图案发展为例, 探讨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苗绣图案所受到的现代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戏曲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座谈会纪要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3年 第3期44卷 1-9页
作者:吴新苗 韩经太 左东岭 廖可斌 郭鹏 石雷 张廷银 王馗 夏波 施旭升 谷曙光 高明祥 陈友峰中国戏曲学院·科研处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戏曲学院·科研处学报编辑部 
会议时间:2023年7月12日会议地点: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二层会议室主持人:吴新苗(中国戏曲学院科研处处长、《戏曲艺术》主编)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贡献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23年 第5期 7-8页
作者:林茂中央美术学院100102 
2018年8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院老教授回信,殷殷嘱托学院要“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创世之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起点上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内涵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天水秦安传统仪式蜡花舞的艺术价值
收藏 引用
《舞蹈》2014年 第4期 62-63页
作者:孔薇 
仪式舞蹈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具有古老的程式性特征,是一种古老文化的表现形式。仪式舞蹈是人类早期对生命、对自然的一种追寻和敬畏,体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灵的抚慰与现代文明的反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的公共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美苑》2015年 第2期 72-77页
作者:孟舒 
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历史纵深与现实力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简称“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中国南京市江东门。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万人坑遗址”所在地。作为一座“遗址型战争专史纪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出羌寨神山 走向现代文明——论叶星光的小说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 第5期20卷 17-22,189页
作者:徐希平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成都610041 
叶星光的《神山·神树·神林》是羌族文学史上仅见的两部小说集之一 ,其创作原动力源于羌区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早期作品多为颂歌 ;其后深入发掘和审视社会矛盾 ,展现新旧观念的碰撞 ,进而全景式描摹羌山历史与现实 ,勾画出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对现代文明的思考──新时期都市电影创作探讨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1999年 第5期 74-79页
作者:王群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关于都市的表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银幕上,无论它们的角度是个体的还是社会的,它们的风格是现实的还是浪漫的,它们的手法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至少这一幅幅的银幕画卷纪录下了我们在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一部远古史诗——评沈爱凤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
收藏 引用
《艺苑》2011年 第6期 60-65页
作者:董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沈爱凤教授所著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史论界的一部力作。全书分上下册,正文近70万字,引用图片近千张,总耗时超过10年。该书从文化比较和交流的角度,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迟子建与新时期文学——现代文明的伤怀者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2008年 第1期 58-64页
作者:迟子建 郭力中国人民大学 
在一般意义上,作家多是在与"文学思潮"达成某种协议的前提下进入"文学史"的。也就是说,尽管文学史表面给人"海纳百川"和"包罗万象"的印象,但它对主题、题材和艺术形式的垄断和规训,事实上已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