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现代转型"
3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艺术设计教育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7年 第4期 142-145页
作者:吕斌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设计更具有预见性、规划性和创造性,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充暴露出诸多教育教学上的种种流弊问题。如何很好的应对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重要关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宗旨、体制与革命:高等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美术现代转型的三重维度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 第2期 183-187页
作者:张勇 朱亮亮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现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功能转变、体制确立以及“美术革命”和“革命美术”思潮的推动,中国传统美术实现了现代转型。本文从传统美术功能的现代转变、传统美术的学科化发展以及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现代革新三方面切入,揭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末民初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9年 第5期 84-87页
作者:张珏 李瑞君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030024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00029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清末民初时期完成了它的“现代转型”。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排斥阶段、接纳阶段、传播阶段。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实际上就是“西方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文化上的一次史无前例的革命。决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书法的现代转型与文化价值反思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8年 第12期 121-128页
作者:张兴成西南大学文学院 
本文考察了书法的生存机制、研究模式、艺术观念、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的古今嬗变,反思了其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和文化价值。在中西文化对比中,书法的"文化性"将显得比"艺术性"更为突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西方教堂建筑的现代转型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 第5期 161-165页
作者:廖珊珊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教堂作为信徒的精神寄托场所,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了神圣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1 9世纪末与2 0世纪初,西方教堂建筑逐步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种转型,是以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更新为物质基础的,由于宗教思想、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现代转型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7年 第6期23卷 45-49页
作者:魏国彬 万晓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保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物质决定意识。艺术的物质媒介因素决定着艺术的形态样式,它们的发展变化决定着艺术形态的发展与进步。根据艺术媒介的历史特点,艺术分为原始艺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已经成为艺术的发展主流。民族艺术的现代转型意味着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留学背景与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5期11卷 71-74页
作者:谢建明 张昕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五四前后留学归来的一批学者,如滕固、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等,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推动中国艺术史研究由传统模式向现代转型,即在艺术史观、研究方法、写作体式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史研究,这种转型是基于中西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大学教学》2022年 第10期 82-89页
作者:张振东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诸多困境,高等艺术教育的现代转型与增权性发展研究应涵盖四个维度,即注重“学术共同体”建设促生高等艺术教育学科深化拓展、“时代新变”趋势下以“学科跨界”创生高等艺术教育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教”观念谱系下中国早期电影抒情意旨的现代转型(1921—1937)——以《空谷兰》及其有声片重摄史实为中心的考证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年 第4期 93-101页
作者:朱婧雯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 
抒情是中国早期电影创作的艺术手法之一,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体系中的“情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启发中国早期电影创作中的“抒情”意旨。本文基于电影《空谷兰》及其有声片重摄为中心的史实脉络,再现中国早期电影创作者及文人围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嵌入与转译: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型中的文化中人及其实践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4年 第3期178卷 90-104页
作者:张寒月 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内嵌于地方文化体系和社会整体现代化进程,二者交织混融形成复杂的发展场域和以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关联为核心的矛盾体系,这催生了文化中人及其因应实践。后者也充分发挥相应效用,采取差异化嵌入路径整合区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