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理性意识"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网络集体剧评中的群体理性意识探究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2年 第10期 154-156页
作者:唐晓睿 王诗秒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475001 
研究集体剧评的群体身份现象是电视剧评的新问题,这是以往的电视剧评未曾涉及的主题领域。因为,以往的电视剧评之间没有一个可供及时进行符号互动、信息互通的平台,即使有所谓的报刊、杂志中的大众剧评,也只是简单地将剧评内容进行拼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领略大师千古不朽的审美形态——《狼》之美细读
收藏 引用
《作文(高中版)》2024年 第5期 23-24页
作者:陈华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 
艺术是人类生活中把人们的理性意识转化为感情的一种工具。蒲松龄的小说《狼》,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曲折,令读者惊心震撼。《狼》是艺术地把理性转化为情感的一种言说方式。细读小说《狼》,可发现其至少呈现出两种审美艺术形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认知指示语视域下普拉斯《三个女人》的女性理性意识探究
收藏 引用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年 第11期18卷 105-110页
作者:祁丽君 李文萍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三个女人》是西尔维娅·普拉斯特具代表性的一首自白诗,大量指示语的使用是该诗显著的特征。运用认知指示理论,分析人称代词在文内的使用频次区别,探究感知指称与语篇指称以及艺术创新与培养独立女性认知、构建女性平等身份的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诊释与重构:理学与北宋书论的内在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 第6期 125-128页
作者:车晴晴上海 
中国文化的形貌与内核是在唐代发展完成的,即后出现了一次重要的转型,是在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平民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所支撑起的“士”文化、“族”文化等,不仅让儒道思想获得了更广泛的基础,还在文化领域表现出了更多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学院派”艺术精神阐释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89年 第2期10卷 30-35,29页
作者:杨劲松 
一当呼然而至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破碎了东方文明古国那悠长而寂聊的梦,当代中、西文化优劣与否就在强烈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对比下显示了出来。中国人无一例外地堕入各自文化层中忧患的魔圈内,一种巨大的价值观的失落与惆怅,一种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外作家忏悔心态比较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22年 第6期 30-42页
作者:杨守森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国汉语中的“忏悔”一词,源出佛教,意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1]。从心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失语的水手”:康拉德反理性原始主义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 第15期 30-32页
作者:朱洪祥盐城师范学院 
19世纪的中晚期,许多作家表现出明显的反理性原始主义倾向。他们认为人类思想的远景令人沮丧,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索莱尔以及后来的柏格森,都以各种方式批评传统的理性意识,转而强调本能的作用或反理性的存在。这种社会思潮也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告设计中的文化内蕴探析
收藏 引用
《流行歌曲》2012年 第14期 67-68页
作者:曹国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广告设计新形象文化是在广告设计文化创造过程中所凝注的文化内涵。中国广告设计新形象文化的建构应该具有一种当代中国的理论视野和现实理性意识,其发展不可能完全依赖他者的文化资源,也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自己传统的历史话语资源,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方既白——李可染艺术的当代价值和未来意义”学术研讨会发言综述
收藏 引用
《美术》1999年 第12期 20-21页
作者:王鲁湘 
1999年10月20日,“东方既白——李可染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翌日,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艺术委员会在中国画研究院主持召开了“东方既白——李可染艺术的当代价值和未来意义”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学者、画家、批评家约80人,32人发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古代匠作的理性精神
收藏 引用
《中华手工》2023年 第2期 99-101页
作者:李瑞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现代学理意义上的“理性”是指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它以感性为基础和手段,但本质意义上又超越感性,从而显示出以秩序和意义的方式把握世界。所谓“理性精神”,是指自觉地运用理性,在理性的指导下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质,探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