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了设计近似最优的稀疏码本,以多用户叠加星座点的误符号率性能为评价指标,分别针对上行、下行传输信道,设计了适用于瑞利衰落信道的近似最优稀疏码本。基于叠加星座点与误符号率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近似最优稀疏码本的设计方案,码本的设计步骤包括因子图矩阵的设计、码字对的匹配以及最优旋转角度的确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码本设计方案能够达到近似最优的误符号率性能。
摘要:研究了慢变频率非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下Turbo码的性能。采用修正的欧几里德距离量度和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最大似然译码的Turbo译码器,推导出完全交织瑞利衰落信道基于联合限和码字重量分布的性能上限,为瑞利衰落信道下Turbo码的设计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
摘要:LDPC码是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分组纠错码。LDPC码作为高传输速率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具有吞吐量大、高速译码速率和较低错误率的优点,但存在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编码时延较长的缺点。笔者针对LDPC码进行改进,设计一种基于生成矩阵构造的LDPC码,从而实现线性编码,并通过仿真研究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得出系统的误码率曲线。
摘要: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码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过将调制与稀疏扩频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该文针对现有码本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上行瑞利衰落信道的新型码本设计优化方案。首先将母星座设计从实数域推广到复数域,提高码本设计的自由度;其次,以最大化最小乘积距离为目标,通过遗传算法对码本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码本在上行瑞利衰落信道下误码率性能较以往码本有明显改善。
摘要:介绍瑞利衰落信道的编码信道模型 ,给出与这些模型相对应的仿真方法 .然后针对充分交织瑞利平坦慢衰落信道 ,在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 ,对 Turbo码的译码算法 L og- MAP进行修正 ,并进一步对影响 Turbo码性能的主要参数 :迭代次数、交织器长度、编码效率、分量编码器结构进行仿真与分析 ,得出的仿真结果可以指导实际无线信道中设计合理的通信 Turbo码 .
摘要: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作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该技术通过高维调制与稀疏扩频的结合,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频谱效率。该文针对现有SCMA码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同时适用于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的SCMA码本优化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通过旋转基准星座和母星座,实现母星座在各个维度上投影点间的最小欧氏距离以及叠加在单个资源块上的总星座中与各用户对应的星座图上星座点间的最小欧氏距离的最大化,以提升SCMA码本在高斯信道下的性能;进而在保持总星座上星座点间最小欧氏距离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旋转叠加在单个资源块上多个用户的星座,优化叠加在单个资源块上的与各用户对应的星座图中星座点间最小乘积距离和信号空间分集(SSD)阶数,最后结合Q路坐标交织技术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以提升系统抗信道衰落的能力。仿真结果显示: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该文设计的SCMA码本的性能均明显优于华为公司提出的SCMA码本和低密度扩频多址接入(LDS-MA)技术。
摘要:高频谱利用率的协作中继传输设计,是协作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难点。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网络编码和中继选择协作,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码率中继协作传输方案。在传输当前消息块的同时允许传输下个消息块的部分信息,从而减少所需的传输次数,提高频谱效率。将准静态瑞利衰落信道等效成相应的删除信道,分析了目的节点译码所需传输次数的概率质量函数和平均传输次数,并与其他无码率传输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网络编码和中继选择的无率传输系统在传输次数上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
摘要:为了提高联合网络编码调制在多址接入中继系统的上行链路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提出了在中继节点处使用卷积码与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改进集分割映射星座映射方式相匹配的联合编码调制方式,并在基站处设计了相应的迭代译码解调方案。通过衰落信道下系统误比特率的性能渐近限和外信息转移图的分析,证明了在衰落信道下,改进集分割映射在卷积码迭代译码方案下优于传统格雷映射方式。软件仿真结果也证明了在瑞利衰落信道下,改进集分割映射相对于传统格雷映射方法在误码率为10-5时获得了4dB的显著性能增益。
摘要:现有的多用户差分混沌移位键控(multiple-user 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MU-DCSK)算法存在用户间干扰、误码性能不理想等问题。为了提高误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正交混沌载波的多用户差分混沌移位键控(MU-DCSK based on orthogonal chaotic carrier,OMU-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一种正交混沌信号发生器,利用其转换特性和正交特性,有效降低平均比特能量和彻底消除多址干扰。推导出在瑞利信道中的比特误码率公式并进行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OMU-DCSK在较小牺牲系统复杂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误码性能。
摘要:为解决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信道预测的发射天线选择(TASP)/接收天线最大比合并(MRC)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问题,利用抛物柱面函数以及高斯Q函数的近似表达式和矩生成函数(MGF)法,分别推导了瑞利块衰落信道上采用TASP/MRC天线分集的相干检测M进制正交和双正交信号的平均误符号率(ASER)精确表达式以及正交信号ASER的近似表达式。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TASP/MRC和相干检测的正交/双正交ASER精确表达式的正确性以及正交信号ASER近似表达式的准确性。上述M进制正交/双正交信号ASER精确或近似表达式,可用于设计采用相干检测M进制正交和双正交信号的TASP/MRC天线分集系统,并能够快速地确定收发天线数和信道预测器级数等参数,避免耗时的计算机仿真。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